时间:2013-11-29 分类:电力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网企业在农村经营管理中的几种主要风险进行阐述。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措施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既有效益也有负面影响,只有抓住了主要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才能真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动权。就目前的情况主要存在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内容。
1 农村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外部风险
1.1 政策风险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严格控制。从国家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政府对电网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价政策:二是体制改革政策。电价是电网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而体制则是电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厂网分开\",主辅分离,农电体制改革、电价体制改革.还有正在酝量的\"输配分开\"等,是电网企业经营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电网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乘势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当前电网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2 市场风险
电力行业属于天然垄断行业,独占庞大的市场;同时又属于典型的经济拉动行业,电力市场需求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电网企业无力施加影响。所以电力市场需求情况。或者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成本结果来看,电网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规模大,折旧、修理费(在电网企业中,修理费属于保障安全供电的必要投入,应看作刚性成本)等刚性成本比率高,要素成本的空间有限,经营杠杆效应十分明显,市场风险的影响容易被放大。所以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农村市场因素是对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却又难以把握的因素。
2 农村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风险
2.1 内部控制风险
一般来说,电网企业在农村供电的地域空间广(涵盖全国人口常住地区)、管理链条长(省级电网管理级次从省、市、县,再到乡镇营业所)、下属单位多(各地市均有直属供电所,并包括辅业单位)、业务量大(每年资金流量以千亿元计)。这样的客观情况无疑增加了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并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采用高度集权式管理,庞大的机构、人员和海量的业务将使管理层疲于应付。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并且可能导致企业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反应迟缓.不利于加强风险控制。如果采用高度授权式管理,则可能使下属单位在农村经营决策、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重要方面的权利分配,建立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所有电网企业在农村经营管理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2.2 电网投资的风险
电网企业的经营活动简单的说就是\"买电\"和\"卖电\",所以,建设和发展好电网是电网企业经营的着力点。如何做好行之有效的投资分析。同时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农村电网投资管理的难点。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情况不断的出现,容易造成\"计划跟不上变化\",部分地区电网规划超前而部分地区却出现新的\"卡脖子\"等问题。如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用电负荷增长迅猛.局部地区曾出现220kv变电站刚投运不久即须进行2号主变扩建,甚至3号主变扩建的情况。而某些地区变电站投产后负荷水平远远低于主变定的设计容量.不仅在投资上造成浪费,也给降低线路损耗带来了压力。
如果按照1lOkv变电站(新建变电,不含线路,下同)平均造价约2600万元(2台50兆伏安主变),220kv变电站平均造价约6000万元(1台150兆伏安主变)进行估算,在只需投资llOkv变电站的地方投资了220kv的变电站.则每年要增加约170万元的折旧成本(不考虑运行成本等其他影响因素,按20年平均计提折旧,170=(6000—2600)120)。刚性成本的增加一方面挤压了电网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增大了经营杠杆系数,放大了经营风险
2.3 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即学术意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大规模的对外借款形成的还贷风险。从全国范围来看,电网建设相对落后于电源建设,为了保障供电,电网企业不断加大力度进行电网建设。但是由于电网企业盈利水平相对较低(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仅3.38%),远远不能满足电网建设的需要,因此电网建设主要依靠对外举债,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债务风险则不断加大。根据财政部2002年关于大型电网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标准,资产负债率在51.5%到57.5%之间为平均值,57.5%到66.3%为较低值,66.3%以上为较差值(共有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五档),而从2006年底的情况来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分别达到60.45%和61.66%,处于较低的水平。资产负债率的不断上升,一方面造成了沉重的还贷压力和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状况的恶化,将可能影响电网企业在银行单位的信用评估,是企业对外借款出现困难。
根据\"十一五\"电网建设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2006和 2010年电网投资规划分别达到11200亿元和2341亿元,合计达到13541亿元这样一个天文数字,如按投资规模的25%计算,一共需要资金3385.25亿元。与此同时,两大电网公司2006年净利仅为178.40亿元和86.84亿元,合计只有区区265.24亿元。农村电网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农村电网建设资本金的需要,只能通过扩大借款规模来进行农村电网建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给今后的经营带来沉重的负担。#p#分页标题#e#
2.4 多元化投资风险
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对主营业务范围以外的领域进行投资,如生产企业购买股票、投资房地产等。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难点,也是企业管理的高风险区域。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初衷往往都是为了分散风险、扩大盈利,但是常常由于多元化投资项目之间的行业相关性不强,无法体现互补优势.而企业资源分散,投资项目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往往又会导致投资失败。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农村电网企业也存在着\"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各种与电力无关的投资项目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通过盈利实现良性发展.不但占用了农村电网企业有限的资金资源,也浪费了宝贵的管理资源,成为影响农村电网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
2.5 电费回收风险
电网企业向全社会销售电能,客户多而分布广,农村电网电费回收管理存在着客观的困难,而且传统的用电结算方式是\"先用电,后付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容易形成坏账风险。从实际情况看,造成电费回收风险的主要原因有:(1)在\"先用电,后买单\"的传统结算方式下,销售实现和资金回笼存在着时差,加上应收账款的追讨不及时,当发现用电客户倒闭、清算、逃逸或无力支付电费情况发生,损失已难以挽回,即是采取停止供电、甚至法律诉讼措施,也难以收回应收的电费,形成常年坏账。(2)传统的考核方式(电费回收率)客观上存在缺陷,个别单位可能为了保证电费回收率而在为收到用户实际缴费的情况下自行垫付了部分欠款,造成财务记录与实际用户欠费存在较大差异。(3)业务员调动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交接工作,造成追讨证据的遗失,导致应收款难以回收。(4)营业部门在受理用电户开户申请时。开户记录内容不准确,加大了追缴电费的工作量,并给电费的催收工作造成障碍。
电费的难以回收导致电网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降低,并且增大了资金运作的压力,因此必须对电费回收风险予以高度重视。
3 加强农村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对策
农村电网企业要控制好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变风险为财富,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析控制体系,以事前防范为主,全面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完善事中管理,加强专业部门协作,通过多种措施化解和降低风险,加强监督检查,做好风险后评估工作,查漏补缺,丰富和完善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努力提升人员素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风险管理控制的责任落到实处。就目前的情况看应采取以下措施:①积极沟通协调,为企业的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防范化解外部政策风险。②理清管理界面,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控制内部授权风险,③加强电网建设投资分析,避免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风险。④ 完善内部控制,切实加强对担保,投资等高风险业务的管理。⑤加强电费回收,兑现企业经营成果,防范电费回收风险。⑥ 采取各种措施,合理降低债务风险。⑦提高人员素质,为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可靠的人才保障。⑧沉着应付,有效化解已存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