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网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及其控制

时间:2013-11-29 分类:电力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影响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控制造价的一些主要措施;并对电网建设工程造价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网建设;工程造价;因素;措施

概 述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供电安全及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能源、资源和环保的压力也在日益增长,这些都对电网工程建设和造价控制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特性、资源和环境等是电网建设工程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加强电网工程全过程管理、强化招投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是主要内部因素。本文就近年电网建设工程的造价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各电压等级工程造价水平及费用构成的变化,提出影响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因素和相应控制措施。

1 影响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1影响工程造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1.1.1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变电主设备、材料价格上涨较快

近几年铜、锌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铜价格成倍上涨,从最初3万元/t,上涨到7万元/t,直接造成主变压器价格大幅度上涨。以220 kV主变为例:2006年1台150 MVA安三卷主变压器价格为730万元/台,2005年上涨到900万元/台,2008年上涨到1050万元/台,最近则涨到1200多万元/台。导线价格从2004年的16 000元/t,上涨到现在21 000元/t,其价格上涨成了工程造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1.1.2电网建设工程环境造成的建设费用逐年增长

电网建设环境越来越严峻,致使变电站征地费、线路通道补偿费越来越高,造成其它费用占总造价比例越来越高变电站的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用从2006年3~5万元/亩增加到2006年10~15万元/亩,涨幅近500%。线路通道补偿费从2003年的2.5~3.5万元/km增加到现在的4.5~6.5万元/公里,涨幅达到20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征地拆迁赔偿政策趋严,林木砍伐费及房屋拆迁费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征地拆迁赔偿的工程量和费用逐年增加。

1.1.3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宏观政策以及法律

法规的规定致使政策性取费呈上升趋势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大趋势下,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矿产压覆、地质灾害、地震安全、职业病危害、征地、文物保护、林业保护、拆迁等方面的政策不断完善,不同程度的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增加。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征地费和通道补偿费将越来越高,这两年国家为了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几次提高了建设期年贷款利息,从原来的5.64%上涨到现在的7.2%,也使工程造价的建设贷款利息不断提高。

1.1.4电力安全、电力生产标准及社会环境要求供

电服务标准越来越高由于电力安全、生产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基建建设标准也相应提高,例如线路中防坠落装置、防鸟刺装置、防盗标准、线路通道标准等要求的提高等;变电站采用GIS设备也逐渐增多,均引起造价上升。

1.1.5定额水平相对于施工水平、管理水平的滞后

目前现行定额规定为2001年版,而最近几年设备及施工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许多电气设备附带了设备支架、设备基础螺栓等,定额安装中已考虑此部分主材和辅材,造成定额安装费高于现行的实际安装费,同时土建工程定额含量也过高。

1.1.6由于供电负荷上升迫使工程压缩建设工期致使施工单位提出赶工措施费的索赔由于供电负荷上升过快,迫使工程压缩建设工期。目前220 kV输变电工程建设工期约为9~11个月,而定额工期为14个月;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工期约为7~9个月,而定额工期为11个月,这势必要求施工单位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施工机械工程才能按期完成。

1.2影响工程造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1.2.1典型设计、典型造价、设备通用规范、标准化施工等一系列标准化工作的推广应用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措施的推行,为投资管理提供了依据。通用设备规范的推行,为集中招标、集中采购、集中监造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因降低了设备的购置费、采购费,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标准化施工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大量变更,并减少了材料费用,这对在建设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2主设备、主材料以及非物资类集中规模招标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

通过集中招标有效地节约了建设资金,降低了工程建设造价。以变电站工程为例,从统计数据来看,实际设备购置费较概算设备购置费降低约7%。

1.2.3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投资

采用大容量变压器、GIS设备、大截面导线以及提高单位容量长度,简化电气主接线,节省土地资源和设备购置费用;采用线路航拍、卫片等技术,优化线路路径,降低曲折系数,减少跨越和民事费用,合理选择站址,都减少了工程投资。

1.2.4加强资金管理、适当调整进度款支付、减少了建设期贷款利息支出加强资金计划管理,根据电力工程建设工期短的特点,一般都在1年内,适当调整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按时完成结算、决算,减少建设期贷款利息的支出。

2电网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措施

按照电网建设基建程序,造价控制主要按照工程建设前期环节、设计环节、招投标环节、工程实施和结算环节、竣工决算等5个环节,并予以控制。

2.1工程造价的前控

2.1.1加强限额设计的管理、提高概算编制的深度通过限额设计对设计单位进行管理,确保概算的深度和精度,提高概算可控率。如积极优化线路路径,采取航测降低线路折线系数和拆房工程量;山区采取全方位高低腿基础;过林区、房屋集中区采取高跨,减少林木的砍伐和房屋拆迁的工程量;按紧凑型线路设计等。#p#分页标题#e#

2.1.2加强典型设计、典型造价、设备典型规范的推广应用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典型设计、典型造价、设备典型规范,杜绝设计的随意性,为规范初步设计评审、合理地配置设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1.3努力降低电网建设外部环境风险

目前电网建设外部环境越来越困难,有的地方民事赔偿费用甚至高于工程本体费用,因此合理地选择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路径成为造价控制的关键。站址、线路路径要提前规划且纳入当地城市规划中,确保工程站址、路径的合法性。通过推行电网建设属地化管理,整合地市供电公司资源,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降低电网建设外部环境风险。

2.1.4规范概预算编制原则、合理确定取费标准要求初设概算严格执行现行定额、预规和相应的取费标准,加大对初设概算的审查力度和深度,避免错套、漏套、重套、高套定额子目的现象,防止巧立名目计取其它费用,提高概预算编制的精度。

2.2工程造价的中控

2.2.1加强设计、监理、设备、施工招投标管理在施工招标中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合理承担风险,同时也提高了结算审查、批复的深度和效率。

2.2.2规范施工过程变更管理

对设计变更进行规范管理,明确一般变更和重大变更的性质和额度,规范变更程序和经济签证的合理性,杜绝变更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2.2.3利用合同信息平台、实施奖罚措施、提高工程管理造价控制水平加大合同的监管力度,将合同金额的10%拿出来作为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考核费用,把合同条款的执行切实落到实处,增强合同的执行力。

2.3工程造价的后控

首先建立完善的结算管理体系,加强结算时效性管理;其次加强工程造价的分析管理,建立造价管理信息平台。对已竣工的工程,选择典型工程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造价控制手段。例如对过程造价实施造价设置控制点,如土建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电缆、塔材等装置性材料价格的控制等。推理、指数分析等方法,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对2008年电网工程造价预测如下。

(1)设备、材料价格方面: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钢铁、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预计占本体费用70%左右的导线、塔材等材料价格将比2007年略有上升,从近期招标的信息价来看,塔材价格比2008年上涨了5%左右,导线价格持平约在21 000元/t。预计2009年将因材料费方面引起总造价上涨1%,导致本体费用约2%涨幅。

(2)定额和预规执行方面:在新定额和新预规实施后,由于定额和预规水平有较大调整,经初步预计将比目前水平平均下降3%~5%左右。

(3)其它费用方面:由于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最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及《物权法》出台,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按现在工程测算在2007年的基础上会引起总造价2%~4%的涨幅。

综合上述原因,2009年电网工程造价将在2008年水平基础上略有增加,大约增加1%~2%左右。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网2003年至2008年竣工投产的电网工程造价的构成和单位造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电网建设工程造价构成比例及发展趋势,利用\"ABC\"因素分析法,寻找影响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文中还对影响2008年电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预测,为实现电网建设工程投资决策提出合理建议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杨旭中.电力工程造价控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余立强.电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3]叶国亮.电网建设中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J].农村电气化,2008(11).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