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时间:2013-11-29 分类:电力

摘要:随着当今输电线路网络的飞速发展,线路施工量急剧增加,输电线路的质量关乎到整个电力工程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好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管理是保证输电线路质量的有效方式。文章就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以及输电线路检修的施工技术管理作出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技术管理

0 前言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里主要是用来

分配和输送电能,联络各个变电站、各个发电厂并使其正常有效地运行。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器使用的概率增大,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对于输电线路的管理也日益规范、严格。电力企业对输送电路的管理包括:施工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图纸的会审及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管理。其中,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始终,是保证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只有加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和促使电力建设顺利达成目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1 主要输电线路工程部分施工的技术管理

1.1 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基础工程的质量优劣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如果做得不好,在工作中杆塔可能会发生下陷、下沉或者一旦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倒塌或者变形,所以做好基础工程是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条件。比如,高压的输电线通路常采用2种型式的基础:一种是以混凝土为基础;另一种是以钢筋混凝土浇制为基础。当转角塔在上拔力较大的情况下,常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因为这种基础有抗上拔力强、稳固的优点。

1.2 杆塔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杆塔作为输电线路中支撑着输电线的支撑物,其形式的选择不能盲目,必须根据输电线路全线的地形以及杆塔所在位置的档距、地形条件、交通运输的情况、杆塔的材料情况等进行选择;杆塔的设计一股采用使用过的、典型的、运行可靠的设计模式;所选择的杆塔是否合适,能有效地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建设速度,以及供电是否具有可靠性、经济性,维修是否方便。在丘陵、平地和方便运输及施工的地区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杆以及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对于运输及施工不方便、出线走廊受到限制的地区以及大跨越或者垂直档的距离偏大的情况下,应该采用铁塔的杆塔形式。由于输电线路运行周期很长,在其长期运行中,作为输电线的避雷线和导线的支撑物,杆塔必须要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来承受一定的荷载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形。

1.3 架线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于架线的展放有2种方法:一种是人工展放;一种是张力展放。二者各有优劣,人工展放的线盘处不需要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可以不使用专用的设备,相对来说较容易施工,但是输电导线的磨损比较严重,劳动效率也很低。在放线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展放的导线和避雷线的外观。如果架线线路工程电压的等级为220kV及以上,就要选择张力放线作为线路展放的方式,在输电线路展放的过程中严禁导线拖地。同时张力放线也可以用于较低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架线工程的导线展放。在张力放线、输电线紧线和附件的安装时应该避免导线的磨损,并且做出相应的措施。牵张机械能保持导地线始终都有一定的张力,所以对交叉物也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当每相子导线放完之后,在牵张机前应该把导线临时锚固。由于导线因为振动会引起疲劳断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使用锚线水平的张力不能大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16%。锚固的时候同一相的子导线之间的张力应该有一点差异,使得子导线的上下错开,与地面的净距离应该大于5 m。在紧线之前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处理好导线损伤,至于补修预绞丝可以在紧线之后安装间隔棒时再进行安装;在现场核对好弛度观测档的位置,并复测观测档的档距,设立好观测标志;紧线时应保留中间塔放线的滑车在放线过程中所设立的临时接地。

2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管理的技术措施

2.1 掏挖基础

掏挖基础适用于黏土、硬塑、碎石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等,且地下水位低于混凝土基础底面高程。这类基础它能发挥原状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环境的破坏,但施工难度大,受到土质条件的限制。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掏挖基础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混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法对缺陷进行修补的2个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为了保证地面处基础的土壁被碰撞脱落,应采用衬垫塑料布的措施。

(2)为保证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混凝土容易捣固密实,可将其混凝土坍落度选大一级,同时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是保证掏挖基础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提高其强度及密实性。

(4)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如因地形限制,必须采用人工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执行\"三干四湿\"的搅拌方法,以确保混凝土配料拌和均匀。

2.2 岩石基础

#p#分页标题#e#

对于岩石基础的施工技术,在施工前要先调查研究塔位周围的岩石,保证和设计情况相符合,若差异较大就必须立刻通知设计单位让其变更设计。当岩石和设计相吻合之后,再在岩石上打孔、插筋、灌注砂浆以及浇制承台。对于岩石基础的开挖不能破坏岩石结构的整体性,应该反复核对锚筋安装的尺寸位置,确定正确无误之后再固定浇灌。至于养护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现场浇制要求来进行。

2.3 桩基础

主要靠桩周与土的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承担基础上拔力和下压力,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出现的常见问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发生钻孔跑偏,应先查明偏斜位置以及程度,可以尝试偏斜处吊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

(2)在软塑黏土层中钻进时,如进尺太快,出浆口堵塞容易造成糊钻,一般在钻孔时应控制进尺速度。

(3)塑性土层遇到水膨胀会造成缩孔卡钻,应该采用上下反复扫孔处理,如因钻头严重磨损使钻孔小于桩径时,采取焊补钻头再进行扫孔处理。

3 结束语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工程安全;(2)确保工程质量;(3)提高效率、缩短工期:(4)投资控制。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应当全面贯彻\"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输电线路作为供电企业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电力工业的大动脉。对于\"大动脉\"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电力工程的成败,也与我国的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做好输电线路的技术管理,不但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健康运行,同时也保证了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注意安全,抓好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部门要认真负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电力工程的成败来说,不仅仅是做好输电线路技术管理就能成功的,还必须抓好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只有每一个部分都成功了,才能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东灵.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6)

[2]唐蔚平,丁称长.紧凑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工艺[J]江西电力,2005(3)

[3]张辉.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电力技术,2011(6)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