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及其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时间:2013-11-29 分类:体育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时期,体育系大学生更以其专业特点显示出直率外向、豪放不羁的特性。如果引导得当,可以发挥出创造奇迹的作用,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甚至破坏作用,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得到磨炼,顺利完成学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课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把握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做到有的放矢,既鼓励(或约束)学生一定的行为,又使他们理解你的做法,口服心服地配合你的工作,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或工作上,不论是身处逆境或顺境,不论是取得成绩或受到挫折,都会显示出各具特点的反应方式和行为风格。体育系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的一群,虽然有着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但在气质、性格、思维、情感、能力等方面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是体育系学生独特的人格特点:

1.能用较为理智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生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关心国家、社会,但对社会的认识还较为肤浅,缺乏实践,有时面对社会腐败等现象容易出现两种倾向:

①偏激。认为腐败根深蒂固,廉政建设只是说说而已,无法根治,国家、社会没救了,因而对有些国家政策和学院规定抱有抵触情绪;

②顺应。认为这些腐败现象,不正之风是社会的正常存在,不仅有\"现实社会就是如此\"的想法,而且去迎合、顺应这些现象。

2.喜欢自己独立地探索人生道路,思考人生问题,保护自己的自由感和人格,反感居高临下的说教,但有时又具有浓烈的孩子气,缺乏行为的准则和自信,常常是根据他人的喜欢和承认来标定和肯定自我。

3.体育系的学生大多数性格比较外向,具有胆汁质和多血质两种气质类型,性情开朗,思想活跃,做事积极主动,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但有时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自控力差,容易冲动,倔强固执,喜欢和别人较量、竞赛,易和别人发生不良冲突。为人豪爽、仗义,但常常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4.体育运动有很多是集体项目,要取得好成绩,就要讲整体配合,讲战术运用。经常不断的集体运动和相互配合,使体育系学生之间形成了感情上的亲密和行动上的默契,他们较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心齐、集体荣誉感强。一旦听到贬低或有损体育系声誉的言论,便会强烈地刺激他们的自尊心,激发起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一特点,因势利导会产生积极的团队作用,反之,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群体性不良后果。

5.体育系学生私心少,心胸开阔,不计较小的得失,有\"大丈夫\"的阳刚气魄,善于体贴关心他人,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勇敢坚强,有正义感,容易赢得他人(尤其是女同学)的喜爱。但自控力差,有时还表现出以强欺弱的不良行为。

6.自尊心强,极敏感,易受伤害。大学生中的许多矛盾和纠纷以及攻击行为,大都是由于自尊心受到威胁而引起的,他们的自尊心要求一般比较强烈,最怕别人看低自己,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鼓励,会以一切方式在各个领域表现自己,处处争强好胜。

7.首领意识浓厚。尤其是专业特长突出的体育系学生具有一种\"明星效应\",在一定群体内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往往成为这一群体的首领。这样的群体情感性强,内聚力大,相互之间过从甚密。而这一群体在学生中有着很大的辐射面和感召力,是很多学生行为的\"参照系\"。如何调动这些群体的积极性,发挥这些特长学生的\"首领\"作用,在体育系学生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

8.重专业特长的锻炼,轻理论素质的培养。一些学生只求将来能胜任中学的体育教学,或能够组织运动会,或者当一名裁判之类的工作,而不求对体育知识的精深研究,所以理论学习劲头不足,也不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较散慢,不拘小节,有时喜欢恶作剧,甚至刻意追求表面的\"粗犷豪放\",认为太彬彬有礼了不像体育系学生,易出现不文明行为。

体育系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身及其工作方法,工作艺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作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既是社会道德的示范者,又是管理中的\"纪律警察\",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可亲性、可敬性、可靠性、可信性。要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偏爱姑息,应把爱洒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形成融洽、和谐、合作的气氛,当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关心爱护他们时,就会乐于接受教诲,即使偶尔严厉的批评,学生也会虚心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否则,会加剧师生之间的对立,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身必须具备较为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公正民主的工作作风,较强的业务能力,熟悉本职工作,熟练掌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相关知识,如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籍管理、毕业分配的政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等,在学生管理与教育方面应树立权威性。通过熟悉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甚至一些不突出的学生也能直呼其名,让他感到在老师心中有位置,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使学生从内心佩服、尊重、信赖我们。#p#分页标题#e#

把握体育系学生的人格特点,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作为善于思辨的大学生来说,是乐于接受\"以理服人\"的。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要注意给予他们大量的信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觉悟,因为\"载之不丰则受之无力\",应多采用\"换位思维法\",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这是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好方法之一。但往往是道理学生都懂,却每每做出糊涂事来,这就要从情感方面来寻找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从体育系的学生重感情这一人格特点出发,动之以情是做好思想工作的有效手段。体育系学生中发生意外事件较其他系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因为常被情感冲动所控制,动之以情更易收到好的效果。譬如如何遏制打架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难点。笔者通过实践体会到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教育学生一事当前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同学之间没有通过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二是耐心地讲明打架斗殴的恶果,如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给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的伤害;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要受到学籍甚至司法部门的处理,既影响了个人形象又损害大学生的名誉,更影响个人的发展和前途,于人,于己、于家庭、于社会都不利。三是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防患于未然。通过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同时又结合普法教育,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从而较为有效地控制了打架事件的发生。

2.抓住时机、见缝插针。

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善于选择时机,掌握火候,及时介入。不论是在教室、寝室还是运动场,无论是人多还是人少,只要有机会、有时间,要和学生多\"唠\",这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捷径。因为这时师生双方都是放松的、平等的,没有设防、没有抵触情绪,心情愉悦,学生也会珍惜和老师接触的机会,向你敞开心扉,这时你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的情况,学生的一些疙疙瘩瘩和思想情绪,也会在这看似不经意的交流中化解。可以收到比召开会议或正式谈话意想不到的效果,无论是开会还是正式谈话,首先就明确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身份,无形地拉开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沟通的难度。而抓住时机和风细雨式的工作,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勤于观察、及时疏导。

学生朝夕生活在一起,不可能没有矛盾,而学生解决矛盾的办法往往直白,不计后果,简单,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容易演化成冲突,更易发生突发性事件。要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就要随时随地以学生为中心,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深入到学生当中,发现苗头及时疏导。

4.真抓实干,言而有信。

体育系学生为人实在、性格急,做事讲速度、讲效率,反对拖拉、浮夸的工作作风,所以在布署工作时,凡一经确定的事,就应迅速办理,说到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5.了解情况,融洽关系。

了解学生心中难言的苦衷,为他们切实地出主意、想办法,真心关怀,切实解决困难,是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友谊的最好契机。

6.公正评价,维护自尊。

对学生所获得的荣誉、成绩,诚心实意地给予赞扬和表彰,对遭受的挫折失败与缺点错误要给予帮助或善意批评和忠告。对外来的不公平评价和言论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和澄清,维护学生的利益和自尊,对学生因正义而采取的一些过激行为,首先应肯定他们的动机,同时也要指出做法的不当之处,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不了解情况,不加分析地一味批评指责是伤害学生的,不利于做好思想工作。

7.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在思想工作中,理解学生比表扬、批评更起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信任学生,越相信学生,学生越有责任感,越能激起上进心。

除了上述几方面外,在学生管理上,应严明纪律、宽严适度。严格管理中的宽容显示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信任和理解。有时,谅解、宽容比批评、训斥更具有教育作用。它不会放纵学生,而会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只讲究从严管理,经常大会、小会讲纪律、违纪处分、后果如何,批评既多而严,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易激起反感情绪。体育系的学生表面上看是粗广豪放、似乎是\"粗\",其实他们的感情细腻,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效果不好,还容易出现逆反情绪,有些时候宽容、谅解更有力量,他们更需要和风细雨式的工作方法,面对有些事情,不能硬\"克\",应采取\"软着陆\"的办法,缓冲一下,这样的融于情感教育之中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更易收到好效果。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