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时间:2013-11-29 分类:高等教育

通过对实施体育俱乐部存在的优势和体育俱乐部教育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以论证在普通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高等院校开展体育俱乐部尚存的管理问题、师资配备问题、场地问题、资金问题等,从科学的角度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使高等院校的体育俱乐部得以顺利发展。研究表明:体育俱乐部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同。但由于管理不足、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俱乐部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俱乐部 大学生

一、引言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应用的作用,为了满足学生的健身要求,高校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活动组织形式和传授体育技能的新型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在一定意义上,体育俱乐部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提高高校运动技术水平;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专长;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设施。

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极不平衡,虽取得了一些成绩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管理问题、经费问题、场地问题等等。

本文一方面从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优势和他的功能入手论证了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揭示了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为俱乐部顺利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施行体育俱乐部存在的优势

体育俱乐部在教学方面可以成为体育课的延续,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或没有学会的可以在俱乐部中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它将体育课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内学习健身的技能和方法,课外组织参与体育活动。

1.参与者的自愿性

体育俱乐部是同学们自愿加入的群体性体育组织,在这个群体里,人人动有自己的地位,享受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乐于参与其中。

2.#p#分页标题#e#活动过程的主动性

体育俱乐部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个人需要,有选择的参加各项活动,完全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因此,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相当之高。

3. 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其宗旨是满足广大学生对体育活动多方面的需要,增强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开设了运动项目不同的各种专项俱乐部,活动内容丰富,让学生有多项选择的余地。

4.活动目的的多样性

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目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体育活动,以达到调节精神、缓解紧张情绪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强体制,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的是具有一定的体育特长,他们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功能

在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即教育思想由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转移。体育俱乐部的目的是广泛调动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施展才能,发挥个性,提高运动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终身体育观念。通过体育俱乐部灵活的体制,学生们不仅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参与体育俱乐部的各项管理、组织及组织裁判工作。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和交往,提高了自身的才干,从社会中客观的认识了自己,达到了全面发展个性与能力的最终目标。

1.学习的主动与被动

体育俱乐部的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在以往体育课上学生学习往往是为了完成考试,修够学分,而对于学习的内容想学得学,不想学也得学,这种学习状况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往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而在俱乐部当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且乐于参与其中,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根据调查统计,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男生前三名的是篮球、足球和乒乓球,女生则是羽毛球、健身操和乒乓球排在前三位。

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p#分页标题#e#

篮球

排球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跑步

网球

太极拳

健身操

武术

舞蹈

1

7

2

4

3#p#分页标题#e#

11

6

10

5

8

9

4

5

11

1

3

6

10

9

2

8

#p#分页标题#e#7

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情况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的特点,即娱乐性强,所需场地和器材简单,资金投入也不是很多,而且与教学内容有关。在俱乐部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锻炼,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锻炼,真正体会到了体育带来快乐,能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也能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宗旨,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3.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有利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其特长,提高学生兴趣,使其真正地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并把注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度。学生工作以后之所以选择进行感兴趣并具有一定运动技能的活动项目,是因为只有在这些项目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满足自己的身心需要。人们只有在运动中能够找到乐趣才会自觉的参与。

(三)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的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由活动还是学生活动的主体。虽然已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参各种项目的俱乐部,但参加活动的次数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体育俱乐部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

1.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体育俱乐部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它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场地、设施问题

目前高校虽然增建了一些场馆但也不能满足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对场地的使用。尤其是一些热门项目的场地更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影响了学生的兴趣。

2)经费问题

在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上个别俱乐部还存在着主单一的会员制收费现象,这样由于资金的短缺大大影响了俱乐部的发展。

3)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俱乐部缺乏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管理体制,有些俱乐部的组织机构形同虚设,计划性不够全面和周密,活动开展不好。

4)领导重视问题

#p#分页标题#e#体育教学活动无论是从小学还是到高校,学校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往往是什么建设都不能忽视,就惟独体育的建设可以推迟,认为有个球,有块地方学生就能玩。殊不知当今的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是相当之高。由于学校领导对体育的不重视,没有及时对体育场馆和设施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应对的措施

1)场地、设施问题

我认为解决体育场地问题,首先作为体育工作者应向有关部门积极呼吁,清理被挤占的场馆,修理和改建、扩建体育场地设施。其次是加强对现有场地和设施的管理,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加强管理和调配工作。同时还可以搞好校际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的共同体,实行资源共享,提高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效率。

2)经费问题

在体育活动经费上,要广开财源,尽快改变高校俱乐部主要靠会员交费的现象,力争要求学校在经费逐年转好的情况下,把体育的投资放在适当的位置,增加对体育的投入。另外,俱乐部可以面向社会加强各方联系,寻求合作与赞助,对社进行切实可行的有偿服务。

3)管理制度问题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就得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建立健全俱乐部的各项组织机构。体育部主任负责计划及工作安排,督察俱乐部的计划,同时还要检查各项工作。要有俱乐部章程、经费收支明细表,实行俱乐部部长责任制、辅导教师责任制,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日趋合理。

4)领导必须重视

关于校领导的重视问题,首先应广泛宣传学校体育俱乐部的优势和重要性。同时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向学校领导汇报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情况,让学校领导了解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形势,为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以获取校领导对体育俱乐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四、结论和建议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群众性体育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俱乐部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优化校园体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终身体育的有效措施。

学校体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各俱乐部的发展,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场地进行活动。加强各俱乐部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切磋技艺。积极筹集资金,改善俱乐部的条件,使之向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

#p#分页标题#e#参考文献

[1] 滕栋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61-62.

[2] 黄怡仙,杨云山.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的探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53-55 .

[3] 黄晨曦,殷小霞,唐建强,吴清,沈思,王玉国.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的应用研究.体育科研,20054):87-91.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