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时间:2013-11-29 分类:教育学

摘要: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越来越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主要因为心理因素影响了达标效果甚至不能达标。本文就针对大专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做以下小议。

关键词:心理素质 培养 学习

1.个性心理特点

个性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行为上的表现,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能力与知识、技能、才能密切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以一定智力为前提。

气质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长短,情感和情绪表现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强度和心理活动。气质的特征直接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效率和方式。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地理气候条件,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具体指个体的家庭、学校、工作环境、各种社会关系等。

大专学校学生正值专业能力培养,气质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力气质性格与他们的学习均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能力和性格对于个人智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2.1 紧张心理

紧张是学生对内外界刺激(如提问,考核等等)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的状态。生理始基不同,出现的紧张程度也不一样。紧张的心理使思维混乱甚至处于被抑制状态。在考核中发现,思想端正的学生发挥较好,越是看重成绩,紧张度越高,易于紧张的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表现得比较明显。学生总是说,平时什么都会,一到检验的时候就忘的一干二净了。基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紧张心理,现就其在技能考核中影响学习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如下:

①准备不充分。是指客观外因和主观因素耽误或没有进行很好的复习。

②训练操作课时有限。由于目前大纲与教材并不完全配套,甚至不配套,使理论课时挤占了训练时间。

③学校缺少教学医院。直观感觉对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百闻不如一见,模拟操作又缺乏真实性,有的实验条件不足,所以会影响学习效果。

④教师指导不够或教学方法不当。首先是有些模拟操作示范动作由于教师认为简单而疏忽,学生只能靠书本理解操作练习,有的学生不愿问又不虚心学。其次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为学生创造主观发挥的机会。再者,中等卫校的教师缺少临床实践经验,容易出现动作操作不准确,误导了学生,更能影响学习效果。

⑤期望过高。学生没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或没有机会评价,一味不客观地想达标,或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爱自己的专业,或学生就业不理想等因素影响,不愿学习,希望老师能高抬贵手,蒙混过关。

2.2 自卑心理

随着紧张心理的出现,自卑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尤其是在被检验没有达标时,自卑心理也就表现得十分明显,情绪自然会低落,心理就更加紧张。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心理,一个是处于青春期,具有易变的心理特点,其中主要的还是教师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很好地掌握其学前心理,缺乏针对性。另外,学生又因性格因素不愿接触老师,影响了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出现畏惧行为。

2.3 厌学心理

教材不配套,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又因对学习缺乏兴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失去信心,出现烦躁情绪和失落感,感到茫然,也不愿面队现实从主观去解决问题,因此产生厌学心里。

3.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

3.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要求班主任、学校配合,做好心理辅导。针对专业的特点,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树立自信心,解除心理障碍,提高适应能力。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和行为,不要存有无意伤害的言谈举止,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其封闭心理。

3.2 增强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最佳方法,也是检验心理素质和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机,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稳定心理、增强自信心。

①增加真实性: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发散思维的情境,又能巩固理论知识,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

②增加时间:根据心理学遗忘规律,遗忘的规律实先块后慢,所以应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复习巩固、熟练,是保证达标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技能的必要途径。充足的准备,扎实的基础,增强了自信心,减少了不良心理的作用。

③统一标准: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和随时训练,可以将考核的有关要求及相关知识,形成手册发给学生,以提高达标率。

④建立教学医院:可以弥补教师临床经验的不足,又能增加学生检查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清晰度,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果。

3.3 丰富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大量机会。校园的各种文化团体和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多种才能的机会,利用其特长提高其知名度和重视度,增加自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同时学生之间又能敞开交流,宣泄烦恼,广交朋友,解除孤独,保持健康开朗的心境,并能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3.4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为其创造机会,锻炼其适应能力。当其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认可时,自然会减轻了心理压力。当其与老师的关系和协时,其紧张心里也会消失,自然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等,找出成绩不佳的原因,寻求适宜的办法,鼓励进步,激发进取心。

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专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最佳时机就在学校,现已逐步认识到这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影响人的心理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影响因素的改变,就要求有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未来社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