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社会学
摘要: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益突出。一方面,文化事业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受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少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出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惟一的出路在于改革。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意义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法对策
1.1 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革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干部、管领导班子建设、管重大事项决定。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组织。
1.2 以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加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经济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要大力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1.3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1.4 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进一步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1.5 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
2.1 发挥文化作用力,推动国家社会进步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也是国家的支撑。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是离不开文化作用力的。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力,才能为国家社会进步提供巨大的文化推力和能量,这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天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其一大要义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发挥 文化作用力,推动国家社会进步。
面对数量巨大、人员众多的我国文化单位,要使它们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在时代大潮中释放其潜能,发挥其作用,对其深化改革是其必由之路,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时不我待,对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大家应抱有正确的态度,怀有明确的目标,不可有任何拖延、怠慢,不 必有任何犹豫、徘徊,唯有坚定信心,果敢前行。我国文化单位只有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才能涅槃再生,生机盎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触及和改革我国文化单位中那些不合时宜、有碍发展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收入分配等,通过机制创新、变革整合来激活文化单位的内在潜能,发挥它们的创造功能,加强它们的自 主创新能力,提高它们的市场运作能力,为它们建立起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使它们所拥有的人才资源、资本资源能够产生最大化的效用,从而为社会大众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大众营造出美好的精神家园。总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促使我国文化单位都成为有活力、有效率的文化推动器,形成一股巨大的文化作用力,通过提供量多、质优的精神食粮和强大、有力的文化支撑,在文化层面上不断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发展。
2.2 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我国对文化所具有的商品属性、经济属性有着更加客观、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今天,文化已从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向现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跨越式转变;文化经济正构成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产值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可以说,以文化力促进经济发展已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则是以文化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构成,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对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因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能够在更广、更深层面上解放文化生产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3 增强文化竞争力,推进国家实力提升
从国家文化战略出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在于它能够发挥文化作用力、推动国家社会进步,能够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同时还在于它能够增强文化竞争力、推进国家实力提升。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发展大潮中,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竞争已日趋激烈。文化 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里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增强文化竞争力,是当今我国应对国际文化竞争并能居于领先地位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综合实力提升并在国际社会中塑造大国形象的重要力量。而要增强文化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政策的支持,要有良好的文化发展机制、强大的文化发展能量,这一切又是极其需要对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
我国文化竞争力也因此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不断地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塑造我国大国形象。具体来说,我国文化企业将在新机制、新政策、新资本的保证和支持下,积极贯彻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式来大力生产和提 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里,我国文化企业更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拥有全球化视野,具有国际意识,在生产和打造文化产品品牌时,应当遵循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在全球流动和优化配置规律,努力使自己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达到国际化程度和水准,当然所生产的文 化产品要有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人类共有价值的体现,要蕴含我国国家理念和文化观念,只有这样,我国文化产品在"走出去"后,才能在国际社会中产生积极的 文化影响。而只有当我国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具有很强的优势时,我们就能用文化的力量来赢得各国民众的心,来强化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话语权,来发挥我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引领作用,来提高我国在推进全球和平发展中的软实力。
3、结语
总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构成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推力,只有站在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具有的时代特质和要义,才能够以大智慧、大谋略、大魄力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最终取得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