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9 分类:教育学
我国普通高校中的通识设计教育主要面向非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是以通识美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设计教育。该文以文献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通识设计课程的现状,论述通识设计课程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路径,提出我国普通高校通识设计课程的发展应基于美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的视野,由专业简化型或科普型转向设计思维型,兼顾美育与设计思维培养,坚持实践体验和动手创作相结合,设计出适用于通识教育对象的课题和内容。
关键词:文献;通识设计课程;美育;创新创业教育
通识设计教育指面向非设计专业学生、以培养其通识素养为目的的设计教育。通识设计教育在西方历史上的发展时间已久。美国高校中最早实施的通识性美术教育为“诺顿美术课程”,即以建筑和设计史为教学内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美国、日本等国从国家层面制定通识设计教育规划和鼓励政策,将设计意识和设计素养培养作为对学生开展美育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推动国家的创新转型。当代,一些国家的通识设计教育正由高等教育延伸至初等教育与幼儿教育领域,一个突出例子就是日本NHK电视台推出的儿童设计教育节目《啊!设计》。该节目吸引了家长等其他受众群体,显示了通识设计教育的巨大前景。因此,我国应当加快普通高校中的通识设计教育研究和课程实践发展。文章以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设计教育发展为考察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现有通识设计课程的实践类型、特征与典型案例,以及教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并对我国普通高校通识设计课程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普通高校发展通识设计课程的背景与定位
1.基本背景通识设计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具有通识性教育目的和设计学载体内容。它的发展与当代通识教育、美育等理念的传播、我国设计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及提升等基本背景相关。通识教育源于西方的博雅教育,其倡导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对人共同的科学、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侧重培养对象的方法、思维和创新精神。当代人才创新能力正取代技术、资本或资源优势,成为社会首要的发展动力,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要向跨学科与创新模式转变。设计学科天然的艺术人文性与跨学科性使其可以成为良好的通识教育载体。2011年,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这为设计教育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也为设计教育涉及通识层面准备了必要条件。现代设计学源于西方,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问题导向和跨学科特点。新时代以来,设计学更从一种艺术性技艺向思维方法转变。当代,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设计思维教育和创新实践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为适应向创新型社会发展的转型,逐步提升设计学学科的地位,许多综合性高校、工科院校积极组建设计学院。设计教育的艺科融合、问题导向,使它成为兼顾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教育的媒介。2.课程的定位如前文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设计课程的定位主要有三个:成为较好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内容载体;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实体化的理想的课程形式;为当代高校美育课程提供一种新形式——设计实践型美育。
二、文献视野下我国普通高校中通识设计课程的发展现状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和国图文津搜索为主要检索工具,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中通识设计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识设计教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情况。其中,符合文章中所说的通识设计课程内涵的文献较少,多数为教育学学科中的通识课设计,或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如何开展通识性教学,通识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1.专著类文献分析笔者经过筛选发现,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中通识设计课程的研究专著、教材等数量不多(典型书目见表1),且以设计知识科普或作品赏析类为主。但从作者来源、读者对象、内容体裁托等方面看,这些文献显示出从翻译引进到自主著作、从科普书籍到专门的课程教材、从艺术设计到现代设计学科转变的发展趋势。但尚未有针对通识设计课程或教育的理论专著。2.学术论文类文献分析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中通识设计课程的学术论文成果颇丰,分为两类:一类为各高校通识性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陈述与个案教学实践研究;另一类是对该类课程一般性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在第一类文献中,笔者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列出典型通识设计课程信息(表2)。这可以初步反映出其课程来源与类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信息。实际上,我国普通高校中已经开设的通识设计类课程远不止如此,只是其涉及的领域较边缘,故少有发表。理论上只要开设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景观、建筑等专业的高校,都会开设表2中的一类或几类课程。第二类文献比课程实践更为稀少[17-22],通常仅对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引入艺术设计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以论述,而对于许多深层次问题,如通识设计课程在目的、性质、内容、特征等方面与专业设计教育的差别,如何建立适合于通识教学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课题练习体系、教育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往往缺乏系统的深入思考,也缺乏通用的教学操作建议。
三、文献反映出的校通识设计课程现状特征与典型案例
1.课程发展现状特征归纳表1、2大概能反映出我国普通高校通识设计课程在类型、定位、来源、教学方式、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具体分析如下。其一,课程开设基础广阔、来源多样。尤其是设计学科内某分支专业的课程很多,但具有学科概括性特点的课程较少。其二,课程性质和定位呈现出从公共类艺术课向通识设计类跨学科课程转变的趋势。一些课程的前身是艺术公选课,以美育为目的,而取代它们的通识设计课在不同高校被定性为艺术与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或创新创业等课程。从开课部门也能看出,这种趋势从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逐步向工程学院、工训中心等扩散。其三,课程内容集中表现为传统手工艺、设计鉴赏与理论、某一专业领域设计、当代设计思维及创新、当代视觉文化综合五类。这既反映了我国设计学科的发展轨迹,又与专业教育板块的构成有某种相关性。其四,设计课程内容常采取“理论、作品鉴赏、设计实践”混合式的方式。其中设计实践显著增加,以往的通识艺术课程常以知识或鉴赏类为主。其五,从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渐成潮流,借助网课平台(超星尔雅、MOOC等)开展教学已发展为开展跨校甚至社会公开的通识课的主要形式。其六,课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课程个案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为主,缺乏系统建构。综上,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设计课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未来潜在需求巨大,但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还处于摸索状态,未上升到深层理论研究次的层面。2.典型案例解析:天津大学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多数通识设计课都由某个设计类专业课,如环境设计、图形创意课程移植而来。如,在天津大学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中,教师王鹤选择的公共艺术内容极为巧妙,因该课程的技术限制比一般设计门类少,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在教学内容上,为便于非设计类学生上手,教师将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方式归纳为三方面、八类型的模式。这从专业角度看未必全面,却很适合初学者。其中将工业现成品作为学生创作的开始,避免了学生一开始陷入烦琐的理论或形态学习,让学生能够快速体验到设计的乐趣。为简化表现工具的学习,教师分析每个类型模块与特定三维软件的对应关系,尽量利用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学生已掌握的软件。这些教学设计都反映出课程针对通识教育对象的特点作出的应对性调整。其成果集结出版,是我国目前少有的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兼备的案例。
四、对我国普通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
综上文献分析,依据当前问题,结合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语境,笔者对我国普通高校未来通识性设计课程的发展作出思考。第一,在课程发展类型上,通识设计课程应逐步由某类专业设计的科普型向设计思维型转变。现有课程多由设计学内某专业课程改编或简化而来,带有专业教育的痕迹,这与通识教育理念本身相矛盾。未来普通高校发展通识设计课程应重视对设计学科学生的一般性基础和思维的培养,如以设计基础、设计思维为参照。第二,在课程定位与内容编排上,通识设计课程需要兼顾美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我国通识设计课的内容既具有传统手工艺设计的部分,又与国外盛行的设计思维同步,还兼顾艺术或实用导向程度不等的各类设计内容。在通识教育的大平台上,兼顾美育和双创教育极为重要,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新一代通识设计课程是否成熟的标志。当前,部分高校急于学习国外模式的设计思维而忽视了基础美育功能的强化,这种行为并不可取。一个理想的课程结构往往可分为2个学期,第一学期的主题为“从现代艺术到设计”,第二学期的主题为“从设计到设计思维”。前者是引导学生完成个体感知体验、造物技艺、现代视觉语言的学习,形成美育之基础;后者是让学生由感知对象到感知生活、感知社会,发现问题并学会以“设计”和“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三,在课程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可忽视实践体验和动手创作特征。实践性是通识设计课程区别于其他通识课的特征,从现实看,实践性的表现方式经历3个阶段:(纸上)设计实践取代听课;动手制作取代纸上涂画;真实环境、真实问题实践取代假想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多依赖电脑、图纸作业以及网课,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重视现场操作体验和师生直接交流。第四,课程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由专业“科普”转变为真正的通识课,研究难点是设计出适用于通识教育对象的课题和内容编排。通识设计课程是借助设计学科的内容和方式实现通识教育目的。要想让课程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高校应该在课程内容、练习设计、指导过程、内容编排、评价方法上实现突破。第五,课程研究规划应当考虑向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及幼教扩展。在本质上,面向非艺术类高校学生的设计教育和面向儿童、中学生的设计教育具有相似性。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已经开始向中学阶段的设计教育探索。另外,通识设计课中的设计练习往往没有移植专业教育,反而是儿童教育、中学教育中的某些练习形式(如游戏性)为之提供了有益启示。综上,未来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设计课程建设应当走美育与创新教育融通的发展道路。
作者: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