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6 分类:艺术设计
2005年,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紫砂艺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在紫砂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之下,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我设计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把一品清廉的美好寓意通过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莲花形态结合紫砂艺术彰显出来,壶身的设计把莲花楚楚动人的形态完美地呈现出来,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清莲》,在继承传统莲花题材的紫砂壶基础之上,通过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传统紫砂技艺的炉火纯青,赋予了此壶更多的精致细腻以及气韵的流畅亨通,让我们端握此壶细细把玩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够体会到紫砂与中国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紫砂壶;清莲;造型艺术;文化内涵
江苏宜兴有着“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誉,7000多年的制陶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的印迹,紫砂的滥觞是在千百年间的事情,在传承过去陶艺的基础之上,宜兴的紫砂艺人们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把紫砂技艺运用到了极致,使得紫砂艺术逐渐地走入千家万户,不仅在国内已经是名声赫赫,在国际上也是如雷贯耳。紫砂泥料不出宜兴界,关于紫砂原矿的传说,和“始陶异僧”有关,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地来的僧人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叫着“地下有富贵土”,吸引着许多的人们来围观,突然他在黄龙山附近消失了,人们顺着陶土矿坑挖出了紫砂原矿,在经过试验烧制以后,发现其透气性和可塑性都是相当完美,于是紫砂就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制壶材料。后来,黄龙山矿区实施保护,紫砂原矿的开采更加有序规范,物以稀为贵,所以紫砂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成为了陶都宜兴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紫砂艺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在紫砂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之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清莲壶》采用了以莲花的形态融入壶中的手法,给人以素雅圣洁的感觉,融合了筋纹花器的制作工艺,同时把清莲谐音“清廉”的寓意蕴含其中,让我们在喝茶品茗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壶壶身呈现莲花形态,筋纹清晰,筋囊饱满,壶底微微收拢,给人以亭亭玉立的视觉体验,壶嘴的设计为一截可爱的荷藕造型,婉约修长,出水非常爽利,与之匹配的壶把圈卷自然,端握合适,和壶嘴遥相呼应,和谐统一。壶盖嵌入设计,上面的莲花花瓣层次分明,细节动人,彰显出作者良好的技艺功底,壶钮圆珠宛如一颗莲子一般,和整体巧妙地搭配起来。在我设计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把一品清廉的美好寓意通过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莲花形态结合紫砂艺术彰显出来,壶身的设计把莲花楚楚动人的形态完美地呈现出来,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清莲》,在继承传统莲花题材的紫砂壶基础之上,通过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传统紫砂技艺的炉火纯青,赋予了此壶更多的精致细腻以及气韵的流畅亨通,让我们端握此壶细细把玩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够体会到紫砂与中国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
莲花,在江南水乡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除了被广泛的种植于池塘之内,在许多紫砂艺人的工作室或者庭院之中也多有种植,再加上几条小鱼的点缀,可见“鱼戏莲叶间”的悠然自得。莲在宋代大儒周敦颐的笔下呈现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态,虽然是自然的流露,但是在后来的人们的演绎之下,莲花高洁的品质被广泛地传播开来,成为了廉洁奉公的美好象征。“清莲”也成为了我们对于官员的要求和期盼,在紫砂艺术之中,其实以莲花为题材的作品也是非常之多,更多的将焦点聚焦到佛教的文化影响,而从政治的角度来彰显用意的,还是比较特别。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清莲》在命名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其中政治方面的蕴意和内涵,壶身的设计也是非常规范简洁,非常符合预设。紫砂筋纹器的处理在紫砂造型艺术之中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一项,这件作品的细腻之处就在于用筋纹的手法把莲花的形态演绎得惟妙惟肖,同时在壶嘴、壶盖等部位还是凸显了莲花的元素,使得整体把一品清廉的内在文化呈现出来,让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之中可以审视自己的内心,启迪人生的方向。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饮茶文化的重视,紫砂壶以其良好的透气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茶座之上的最佳拍档。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之中,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紫砂文化,广大的壶友从紫砂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口感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这才是紫砂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之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宋陶《浅谈紫砂“锦上莲花壶”的审美艺术》
[2]高爱华《浅谈紫砂“唯美莲花壶”的天然神韵》
作者: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