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教学方法在儿科学的应用

时间:2021-01-05 分类:教育学

  目的探讨雨课堂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济宁医学院2016级临床专业两个本科班共100名学生,其中50名学生为研究组,对儿科学本科教学理论课进行基于雨课堂的全程混合式教学;另外5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结果研究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对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雨课堂教学方法可提高儿科学本科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雨课堂教学方法在儿科学的应用

  关键词:儿科学;雨课堂;本科;教学方法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但因受其自身的学科性质以及当今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广大儿科学教师关注的问题。目前儿科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讲授法,即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则以被动记忆及知识灌输为主,知识理解程度有限,学习记忆过程枯燥,师生之间的互动有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实现动态监测和反馈,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快速普及,一些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软件应运而生,因此我们需探索利用一些成熟的信息平台来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2016年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推出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只需充分利用现有的PPT、师生手中的手机终端以及校园网络即可进行翻转课堂实践[1],不仅可以科学地覆盖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而且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混式合教学、实时互动、动态反馈。我们将雨课堂引入儿科学本科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1月随机选取济宁医学院2016级临床专业两个本科班共100名学生分为A和B两个班。A班50名学生为研究组,其中男23人,女27人;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32±0.67)岁。B班50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中男21人,女29人;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48±0.60)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由同一组教师任教。

  1.2方法

  1.2.1对照组教学方法根据我校儿科学教学大纲,本学科理论教学共44学时,每周2节课,每节课2学时,共11周,对照组应用传统医学教学方法,教师课前布置相关预习内容,在课堂内以多媒体形式讲授,结合课后布置相关复习内容及作业完成教学。1.2.2研究组教学方法采用雨课堂进行教学,即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雨课堂完成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方法有:(1)创建课程及班级:在微信中关注并进入雨课堂公众号,打开课程选项,点击选择“我要开课”,建立课程儿科学并新增上课班级。(2)加入学生:正式上课前在雨课堂公众号找到班级二维码和班级邀请码,截图发送到班级学生群中,学生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班级,要求登录后实名制并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等。(3)课前准备:每次课前教师提前将所要讲授的相关重点内容及课前预习题制作成PPT,通过雨课堂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上课前1天完成预习,并对预习内容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加以标记。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并收集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备课内容。(4)课中实施:教师在电脑端打开PPT,登录雨课堂并准备授课,学生通过扫码或者输入“课堂暗号”等方式签到并进入课堂,教师可通过手机端控制PPT放映,学生的手机也与PPT同步,使其手机和教师的手机都成为教学的工具。教师可根据课前学生预习反馈的情况,对学生预习过程中有疑惑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弹幕”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查看学生对课程中不理解的地方,了解其掌握知识点的程度。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机进行课堂测验并及时显示测验结果,根据题目错误率,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课堂上深入讲解。同时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有利于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5)课后总结:可以通过雨课堂把授课过程中知识点没有掌握的人数、答错题目的人数等数据发送到教师邮箱,便于教学计划的调整,更有利于在学期末的形成性评价中作为参考的客观指标。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了解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方便随时用手机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教师可以把下次课的教学预习内容以PPT的形式发布给学生,以便开展下次课堂教学。1.2.3评价方法通过期末考试(两组选择相同考题,同为选择题,计算机改卷),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课程结束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包括学习效果、知识掌握、其他方面,了解雨课堂在儿科学本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描述性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研究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研究组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

  对研究组的50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50份,均为有效问卷。大多数学生对雨课堂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较高,认为该方法在学习效果、知识掌握及其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见表2。

  3讨论

  长期以来因儿科医生任务重、沟通难等因素,医学毕业生大多不愿意从事儿科工作,尤其是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儿科医师缺乏日益显现,因此,儿科医师的培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国家也大力出台倾斜政策,对儿科学专业越来越重视,故儿科学教育应运而生[3]。各医学院校担负着儿科学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如何提高儿科学本科教学的质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儿科医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儿科学教学方法。传统的儿科学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为医学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医学教学方式相结合,是促进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雨课堂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智慧网络教学终端[4],通过其在儿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及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3.1雨课堂能使医学本科生更好地掌握儿科学的理论知识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生理、病理、心理特点各异,在发病原因、疾病的过程和转归方面均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不同小儿个体差异也大,儿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知识点更多,不易掌握。本研究将雨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在医学本科儿科学教学中,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雨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医学本科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儿科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雨课堂发送的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雨课堂对提高医学本科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儿科学是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儿科学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量大,重点、难点多,有些章节内容相对晦涩枯燥,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本研究发现,96.0%的学生认为雨课堂能够激发学习儿科学的兴趣,94.0%的学生认为雨课堂能够激发学习儿科学的积极性,能够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雨课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把手机转变成帮助学习的工具,将医学教学过程和微信终端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能够调动其学习热情及课堂积极性,同时提高课堂效率,训练学生分析、整合知识的能力[6]。雨课堂将青年人所喜爱的“弹幕”功能[7]引入儿科学本科教学课堂环境中,促使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弹幕”的即时受众反馈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受众的思想共鸣和参与热情,学生即时将自己的想法在PPT“弹幕”中表达出来,促进了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及思维的发散[8]。“弹幕”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教师也能实时掌握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情况,并收集其学习轨迹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此外,雨课堂的“课堂红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会有奖励,提高了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3雨课堂对儿科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数据收集有促进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是教学过程及教学信息的反馈,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9],该评价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愿望,提高沟通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10],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促进教学活动持续改进。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强大的数据收集功能,将课前、课中及课后全过程的教学数据精准记录,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全面分析,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2]王植嘉,乔琳,尚云晓.雨课堂:儿科学新型网络考试平台及题库建设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1):41-44.

  [3]潘艳莎,杨敏,刘文君,等.PBL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156-157.

  [4]朱珊,邓媛英.基于病例的临床思维训练平台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8):61-63.

  [5]臧晶晶,郭丽文.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8):235-236.

  [6]金欣.基于“雨课堂”的医学遗传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53-55.

  [7]张婧婧,杨业宏,安欣.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7(11):22-30.

  [8]章欣雨,王谓芬,张倩倩.对PPT教学弹幕系统的探讨与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20-21.

  [9]胡敏,韩要武,钱琛,等.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63-64.

  [10]陈学梅,汤云飞.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文献简述[J].考试周刊,2016(28):152-153.

  作者:申长清 任雪云 游芳 李粹 杨茹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