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1 分类:教育学
课程改革十几年来,体育与健康学科常态教学受多方面的影响,课改的理念有许多方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分析和总结,要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落实到常态教学中,首要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线教师的理念。一是明确课程改革是为师生“减负”;扭转“改革创新就是要全盘否定过去”的习惯性思维,打消其畏难情绪。二是引导教师通过“目标教学”,追求“简约课堂”,落实和提高常态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少年体育训练》宣传、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实践;传播、普及科学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发学术研究,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创新发展和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和培养后备力量服务。
2017年,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标志的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即将全面铺开,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理念也已流传于大江南北。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研人员,一方面,对于第三次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因为“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让教育终于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深感到忧虑。因为从常态的体育教学来看,师资问題是影响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改革大步前进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课改以来,体育课的课时量增加了,但教师的编制没有增加,当前一线教师的平均周课时量在18节以上,即便如此,大量的学校体育教师依旧缺编严重。此外,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训练、比赛以及组织学校各种活动的重任。可以说,体育教师是学校里最忙的教师。如此繁重的工作,教师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究课改,很难真正将教育教学理念贯穿落实到常态教学中。同时,从这些年的课改我们不难看到,各级课程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一线教学多年来各自为政,常态教学中的随意性现象较严重,缺乏系统性和深刻反思。而我们做事往往好走极端,习惯性地一提改革创新就要把过去的全盘否定,另起炉灶。可在实际教学中,过去的被否定,新的又没有建起来,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的现象比比皆是。
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标准是什么?“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引导我们的教育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上,同时,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将学生当“人”看,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差异、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站在课程实施的角度去研究课堂或技术动作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通过“简约、实效”的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如何尽快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常态教学中,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中小学各级课程体系
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但迄今为止,只有几个省市制定了相应的省市级的《课程实施指导方案》,绝大多数的省市缺乏二、三级课程标准。也就意味着全国大多数教师手中只有一本薄薄的《课程标准》,如何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教学,只能靠自己去想。也就造成了多年来一线教学的不系统性和随意性。因此,在第三次课程改革实施时,各级教研部门应尽快制定二、三级课程标准和常态课的评价标准,让一线的教师有明确的教学依据,更好地实施科学、系统的常态教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补齐补足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一直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应依据课时量补齐补足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解决一线体育教师超强度工作的根本问题,让其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提高常态课堂教学的质量。
2.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方面,改革“体育教育”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强化对运动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特别是在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新入职教师考录时,应明确规定将“运动技能”的考试前置。以此来保证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加强对一线体育教师的技能达标和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的教学素养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新课程理念能否真正落地的基本条件。
三、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并不是将旧的全部推翻,重新另起炉灶。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堂教学来讲,课改有“两不变”和“两变”。
1.何为“两不变”
一是运动技术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和载体从古至今没有变,这一点根本毋须讨论。
二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全面育人的功能没有变,只不过课改前我们只关注运动技术的掌握,而忽略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才导致多年来教学手段和组织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2.何为“两变”
一是教学目标变了,由过去的只关注“运动技术”的单一目标,变为关注和落实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多维度、多角度的目标。2001年的课程标准[1]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五个领域的目标,挖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功能,引导我们由过去的单一目标教学,转为多维度、全方位的教学。2011年第二次课程改革[2],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教学的实施更加清晰、可操作。如今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表面看来,只是将2011年课标的四个领域目标所指的内容重新组合,换了一种提法而已,并没有加入新的具体内容。但仔细分析,学科核心素养表述的先进性在于,明确了一个技术动作的学练和掌握运用,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事情,要有相应的身体素质作基础,同时,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作支持。也就是说,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们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时,必须同步关注其运动参与度、身体素质发展和体育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发展与提升。否则,单纯提升运动技能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上。
二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目标变了,教学的组织形式相应地也要改变。例如,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在常态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必须实施“小组合作与探究”教学模式,在技能的学练过程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跟不同的同伴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才能使其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依旧坚持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个目标根本无法落实,长此以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升反降。
四、落实核心素养的“能力”培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门学科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这门学科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的贡献的大小。
1.要有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1)寻找目标
前面我们分析过,课程改革的一大变化是教学由课改前“运动技术”的单一目标改变为多维度、全方位的目标。教师眼里必须有这些目标,才有了教学实施的方向、推进和落实课程改革的动力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引导教师找到、找全这些目标,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确立目标
在找到目标的基础上确立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保证。例如,以前在写运动技能目标时,一般用“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等,这都是无法落实和评价的模糊目标,所以体育常态课的教学效果是无法衡量的,导致学生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因看不到教学的成就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建议用数据化的语言来制定和表述运动技能目标,如排球双手垫球第一节课的技能目标可表述为:通过学练,学生能完成两人一组,间隔5步,用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连续对传5次不失误。
(3)达成目标
有了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如何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达成目标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于常态教学中的关键。目标达成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常态课的实效性。因此,在有明确目标作保证的基础上,如何找到和实施简单、实用并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一线教师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
2.将教技术变为培养和提升技能
抓住运动技术的核心环节,抓准运动技术的核心环节,就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自然就考虑到了运动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也就是学生学练此项技术可以锻炼和提高终身能用、会用的某种能力。例如,在多年来的投掷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强调脚如何发力、腰如何扭转、如何形成背弓、胳膊如何挥动,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要注意出手的角度和速度,可很少有教师教给学生如何甩腕、拨指。做不出这两个动作,出手的角度和速度根本就无从谈起。此外,学生对手腕和手指的控制能力的提升,可以提升其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上的运动能力。
3.站在“实用”的角度教学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改变着生活,因此体育与健康学科可以称之为生活课程、生命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体育教学相比的,所以我们称为“终身体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切都应站在“实用”的角度。首先,学用结合,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教师組织练习的手段可以更加丰富多样。最后,可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常态教学中,必须在继续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目标清晰、方法高效。让体育与健康学科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终生的生活课程、生命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