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10 分类:社会学
这篇论文主要是介绍了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管理的联系,一般的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踏入社会在公司里面,都属于一个组织,小则到家大则到国,都会涉及到管理方面。管理在组织里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一些观念跟思想都会有所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会加点现代的一些元素,俩者之间的联系文章有介绍,供相关作者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管理
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从其含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很大部分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型文化,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都十分强调血缘、人伦关系、尊卑序次、人际和谐;强调仁政、德政、以礼治国;强调道德修身、奉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理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性,重在处理人与人间的关系,重视人的作用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核,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统一、人本精神、重视伦理与道德等至今有深远影响。与这些传统文化精神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也有中庸、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重视人的作用,整体性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德治等思维方式。
2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管理
首先,我们应对管理的定义有一定的了解。管理就是管理者在对组织系统内部联系和外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合理配置组织内部的各项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作为有效整合组织内有限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的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显得起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代化。也提出了许多现代管理原理如:系统管理原理、人本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责任管理原理、效益管理原理等。现代管理原理具有丰富的内涵,但要将这些原理运用于实践还需要分析具体的实际。从管理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来说,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其作用,任何人都用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并指导自己的行动。这种考虑问题和从事活动的方式,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行为方式是现实化了的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3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的人本管理原理,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像在现代许多企业的发展中,重视员工福利,以及人文关怀等都与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人本性密切相关。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一味的对被管理者发号施令,而要重视被管理者的情感需求,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像在许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就体现了对于员工的关怀,以及企业的基本精神。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活动中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重视德治,培养人才,以及提高自身修养。在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复礼”等都强调自身的修养。在现代管理活动中不仅要有整体性和人本性,还要有可持续性。在传统的管理活动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因而一度忽视人的权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的开发也是一种掠夺式的开发。因此,它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面对人与人关系的疏离、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对科学管理进行深刻地反思。而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则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
4结语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文化中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而在我国现代管理活动中,要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管理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代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8)
[2]常建坤.孔子“中庸”思维方法的管理学意蕴探析[J].经济问题,2000,(10)
[3]吕有云.从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看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法治与经济,2006,(4)
作者:程霞 单位:鲁东大学
推荐阅读:《战略与管理》
《战略与管理》Strategy and Management(双月刊)1993年创刊,重视管理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关注中国问题,既有知识、经济层面的观察,又战略高度的思考,有力推动了中国问题的深化,大大拓宽了民族现代化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