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 要: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由于小型水利工程具有数量多、地点分散、单村、单项工程量小、投资少的特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难度很大。本文从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建议。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宣传;培训;产权制度改革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更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水保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及其它水利工程多以小型为主,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家加大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空前发展的好局面。但是由于小型水利工程具有数量多、地点分散、单村、单项工程量小、投资少的特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难度很大。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致使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不但浪费国家资金,而且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最终影响广大农民的利益。因此,本人就如何做好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特点
1、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小型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一般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受投入经费的制约,前期工作的深度往往达不到施工要求。主要反映在:工程测量精度低,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造成工程设计也难于达到相应的深度。工程量计算不准,工程预算不足,致使工程施工中变更增多,投资难以控制延误建设工期等。
2、施工条件较差:小型工程建设地点分散,多处距离公路、集镇相对较远,部分工点甚至无公路相通或仅有简易道路,工程建材和设备等的运输难度较大。并且离电网较远,常要架设临时用电设施或自发电以解决施工用电。施工场地狭窄,使工程材料堆放、拌合和施工导流等施工布置困难。
3、投资主体多元化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一般由中央投资、省市县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或投劳折资组成,中央以及省市配套资金一般都能足额到位,但由于各县财政能力不同,个别县特别是山区贫困县,财政资金薄弱,县级配套资金很难到位,特别是群众自筹或投劳折资更是很难保证,造成工程开工后出现一系列问题。
4、规模小、投资少、专业多
小型水利工程地点分散,单项工程多,但规模较小,投资较少,个别工程仅投资几千元,但涉及的专业较多。
5、建设管理很难规范,监理作用发挥不明显
小型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公益性的,都是由乡镇组织,村组负责修建和运行管理。因此,很难按照建设工程程序,组建工程项目法人机构,负责对工程建设中的技术、质量、财务等全面管理,基本由村组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由于工程太过分散,不可能每个工程都配备监理工作人员,多数工程都为一个监理人员负责多个村的工程,只在工程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时到现场,完工时按要求作相关资料,因此工程质量很难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控制
6、施工队伍资质较低:小型水利工程一般不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实施,大部分为参照基建程序进行,因此大多工程即使进行招标,中标的施工单位相对资质较低,且常常出现开工进场的人员和设备与投标文件和合同文本的承诺不一样,转包现象严重。
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应加大小型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宣传力度,加强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学习,引起各级部门领导对小型水库工程质量的重视,尤其是基层政府和主管业务部门领导的重视。其次要加大对参建各方管理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宣传力度,对于工程来说,他们不但是建设者,同时也是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来引起人们对质量管理的重视。
2、加强业务培训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建人员相对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了解和掌握有限,业务水平较低,因而要针对基层建设情况和建设工程类型,对基层管理人员特别是村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加强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解,使其掌握基本的技术要求,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3、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之内
按照小型水利工程"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要想将分散经营的一家一户群众思想统一调动起来,需要依靠各级政府才能完成。建议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实行分级负责、互相监督,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形成制度化,保证工程质量。
4、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对建成后的小型水利工程要逐步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产权申请,可广泛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这种形式,不但为今后进一步建设小型水利工程集聚了资金,更使农民成为了工程的所有者,使农民自觉维修和保护水利工程。
5、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小型水利工程同其他工程一样,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工程各参建单位加强自身质量控制,设计单位要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制度。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程序进行控制,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对进场的材料,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监理单位要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控,严格监控施工过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大朋、宁波,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小议,水利天地,2008年03期
[2]刘伊生,建设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