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质量、进度与效益辨析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风险大,质量影响因素复杂,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以及监督部门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施工进度,从而影响施工企业效益,如果企业管理不当,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那将是失败的项目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质量;进度;效益; 辨析

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工程建设的高、大、难项目也逐渐增多。施工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的管理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课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搞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在确保合同工期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创造企业最佳效益,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

第一,安全生产与实现经济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伴随着企业发展,人人渴望安全,对安全重视程度之高,安全投入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

安全生产需要一定的投入,不管是人力的或是物力的,都不同程度地增加费用,难免影响企业效益;但同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效益的增长,企业效益好了,就有实力增加安全投入,实现良性循环。这就是二者的对立与统一。

首先,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无疑是重要的。必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统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当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只有生产安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有保障;只有施工安全了,企业才有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少施工企业只是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挂在口头上,贴在墙壁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更有一部分直接参与安全管理的人员认为,增加安全投入会影响工程效益,从而疏于管理,安全形势紧张时就抓一下,事情过后又听之任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企业人心惶惶,停业整顿,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处理善后事宜,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讲还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谈?相反,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不少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连续多年无事故发生,这对施工企业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是一种安全管理科学到位,重视员工利益的表现,它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提高与亲和力的增强;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因此,无形中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并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施工管理人员盯岗制度,加大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整改复查力度,保证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投入,严格执行责任奖惩制度,规范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分析总结程序,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讲话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安全投入,找出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从哲学的角度看,在任何一对矛盾的事物间都可以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安全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促进企业本质安全,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增长。但是,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变成了无谓的浪费,甚至可能降低企业效益。因此,在安全投入上,企业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在每次经营活动中,企业均应对安全投入的需要进行预算,同时还需要通过企业审计、监督监察等手段,对企业安全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力度,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降低损失,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第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辩证关系,不仅有助于搞好国家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工程质量与企业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充分说明了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因为施工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而且还会因质量、安全等问题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环境的安全。前几年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事故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1、企业效益必须通过工程质量来实现。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是效益。这是检验和评价企业发展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进行改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就是要通过建设工程项目并交付给甲方满足使用功能而获取利润。工程质量则是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基本前提。

2、施工质量好坏是施工企业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 \"窗口\"\"。不少企业已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因为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施工企业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施工质量不但是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反映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反映。干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但要求施工班组按照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而且要求企业技术人员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合理安排进度,选用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及竣工验收后做好回访维修服务工作。#p#分页标题#e#

3、提高施工质量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根本。一个施工企业的形象表现于:内在的人员素质、企业的信誉、财力、物力和施工工程的内在质量以及外在的工作环境、文明施工程度和施工工程的质量等,而体现企业良好形象的要素中应以良好的企业信誉和施工质量为根本,其原因为:优质工程是施工企业生产管理追求的目标;施工质量是社会公众关注的聚焦点;努力提高工程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有力执行,严格质量奖罚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不难得出结论:提高工程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才能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进一步推动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

第三,进度无疑是效益的最大保障,合同工期是对业主的郑重承诺,进度一是要保工期,二是要创效益。适度规模指的是施工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指在一定的施工水平下,小于这个规模效益受影响;大于这个规模,会产生经济效益递降。在适度规模下,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周密管理,象农民种田一样,不搞广种薄收,而在适度规模面积下,进行精耕细作,看起来耕种面积并不大,但经济效益却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集结,不希望换来的是劳动力的窝工、材料的浪费、机械使用率的低下、环境的破坏和社会影响的恶劣;相反,如果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片面追求进度,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最终产品不是豆腐渣工程,就是企业血本无归。只有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缩短进度才是合理的。当然,如果为了保障合同工期,适当赶工也是必须的,有时甚至牺牲经济效益以换取企业的信誉。至于工程延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合理的。除去索赔和增加的工期成本外,施工单位还面临隐性的信誉损失。在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动态地、有所侧重地随着时间、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进度效益各项指标的完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到位,防护严密,生活环境舒适,职工在无后顾之忧的状态下,才能放开手脚,专心致志地干活。\"质量在我手中,安全在我心中\"的思想意识更能体现和发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不可设想,一个杂乱无章、野蛮施工环境恶劣的工地,怎能创造出优良工程?一个不顾职工安危、管理混乱的项目管理班子,怎能把握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怎么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承揽工程业务、立足生根?又哪来的经济效益?项目工程是企业的对外窗口,窗口的形象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与信誉,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结束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涉及到项目资源的配备问题,又要抓好责任成本管理;既要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又要注重安全生产和适度规模,更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做到:一、践行成本管理全局观 ;二、践行成本管理过程观;三、 塑造企业形象,创造隐性效益 。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