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重视物资管理对工程成本控制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物资管理对工程成本控制的作用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物资 管理 工程 成本 控制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需求影响,建材市场价格不稳定,且大幅波动,对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房地产商等相关行业来说,很难控制施工成本,也很难把握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合成,势必对施工单位和房地产商的市场收益造成无法预期的影响。施工单位和房地产商若要保证施工项目的市场回报和提高经济收益,就必须依赖于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规范来实现。
一、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1、从物资人员的素质看,责任心不强,过程控制不严在物资管理方面,能简化到什么程度就简化到什么程度,业务人员图方便省事,不及时退卡入账,在很多项目,工程材料实物与账面相差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在工程物资领用上,手续不齐全,不按定额发料。工地物资摆放乱,工程物资被盗现象时有发生。配件领用不审查,坏了就换,很少有人去修复。
2、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从操作实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生产延误,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物资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4、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依据。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受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
二、加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1、强化物资管理人员经济观念,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物资人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认识,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从项目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经济意识教育,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入每一个人员的思想,使物资人员能把物资管理成本控制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物资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目标的保证。
2、加强物资管理过程控制
(1)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进行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三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2)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为了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的空间,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3、加强物资管理核算控制
项目作业队要根据施工单元或单位工程的物资供应账、卡,把物资消耗核算到分部、分项工程上,做到日清月结,实现物资消耗与实物工程量相匹配,真实反映物资成本。周转材料、工程器材原则上不准一次性列销,要按照《施工成本定额》中规定的摊销标准进行核销,确保周转材料、工程器材得到有效利用。项目完工剩余的物资(包括周转材料、工程器材等),必须及时清点认真登记、退回库房集中保管,按有关规定办理,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物资总量核算:由工程部、计划合同部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配合比,结合集团公司《施工成本定额》中各项物资的消耗定额,计算出各分项工程主要物资用量及项目物资耗用总量,按月向保障部提供月应耗主要物资数量明细表。
采购或申请计划:依据工程投标书、物资总备料计划、每阶段施工计划,标书中约定由业主供应的物资,项目保障部根据业主业务部门的要求,按年、季、月及时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业主不供部分或全由施工单位采购的物资,项目保障部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编制物资的年、季、月采购计划,交项目财务部。主材无论由谁供应,必须提供采购发票,以备审计需要。验收合格的物资应及时办理点验手续,记账员凭《点验单》和供货单位的发票记账;保管员凭《点验单》对入库物资做好现场标识和入库登账工作,并将质量证明(包括复检)资料存档备查。#p#分页标题#e#
发料时由物资记账员开具\"发料单\",领料者凭\"发料单\"到保管员处领料。发料实行账、卡、物三核对制度和\"先进先发\"、\"先散后整\"的原则;发料后物资记账员要在《物资收支存明细账》和《单位工程物资供应台账》上按日期逐项记载发料数量,日清月结。每月底与施工队填制的《物资收发登记表》核对;每月底和每完成一项单位工程时,材料记账员要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核对和调整物资计划用量,并与实耗量对比,核算材料节超;施工队申请超定额用料必须要有超供依据,由项目部技术、计划、物资人员共同签认、总工批准后方可发料,工程完工后要认真总结超耗原因;每月末,物资记账员根据各队领料情
况按时交财务记账。每月末,施工队(工班) 根据下月计划完成的施工任务量编制《月物资申请计划》,经现场技术主管审核后,报项目保障部核实;项目保障部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下月物资定额用量及物资技术质量要求,对施工队上报的《月物资申请计划》进行核实,并汇总编制《月材料供应计划》与《月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对比;项目保障部按照材料供
应计划向各施工队(工班) 供应物资,在《物资收支存明细账》上按日期逐项记载供应数量,日清月结。每月底与施工队(工班) 填制的《物资收发登记表》、《工班完成工程量和物资消耗登记表》核对。项目保障部每月月末组织项目其他职能部门及作业队有关人员对当月物资消耗、库存数量进行现场盘点,编制《主要物资、配件盘点表》、《周转物资盘点表》。周转物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成本按工作量法或使用周转次数计入当期成本。
主要物资由项目部实行标准价供应,限额发料。由于市场变化所形成的价差由项目部承担,超定额消耗部分按市场价加收10%的业务费。其他物资由项目部制定指导价,由项目集中或施工队自行采购。物资采购、结算、收发、使用过程中积累的业务资料,要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
[1]陈绍银.配送物资企业的突破口[J].经营管理者,2005(10):47-48.
[2]郭建伟.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成本控制体系[J].交通会计.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