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 要: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公路建设造价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有效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公路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招标和建设实施各阶段,通过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之内, 并在预定的建设工期内建成交付使用,使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是相互对应、紧密联系的,一个公路工程项目,如果按严格的基本建设程序,实施科学、严谨、规范的工程建设管理,那么,预期的管理目标应该是:工程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
一、公路建设造价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1、建设前期
建设前期是指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等批复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决策部门依据公路工程项目预可研报告和可研报告的研究结果,组织咨询专家对其进行科学可靠评价,指导决策部门对项目立项进行决策。但在具体实践中, 往往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部分深度不足,估算不准确,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其主要表现为:沿线自然条件调查不详细,如不良地质地段等;路线方案比较工作深度不够,导致推荐方案不尽合理;建设标准和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应用不合理;重大技术措施方案分析论证不足;征地、拆迁赔偿调查深度不够;材料单价, 运距调查不准确等。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三个阶段。目前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单位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公路建设的高峰期,以及对规划设计单位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在这三个阶段设计过程中设计文件编制质量不高、缺项漏项多项等现象存在,这引起工程概预算定额的偏差。具体表现在:初步设计只重视技术指标控制,忽视设计产品的经济合理性;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外业基础资料调查不详细,从而导致施工图阶段变更方案较大,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度的调整;主要筑路材料储量、性能调查不详,导致材料变更较大;对沿线地质资料调查深度不够,导致施工时现场变更较大;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会审把关不严,出现的问题全部集中在施工过程中解决, 因此造成返工和浪费等。
3、施工阶段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是指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和消耗阶段。由于存在以下不利因素,必将影响该工程结算价格:施工队伍投入的力量不足,施工机具不配套、误工时;施工队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违背施工工序;工程现场计量准确度低,设计变更把关不严;现场监理业务素质不高, 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案不得当等。
二、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1、认真做好前期勘测工作,为确定合理的工程方案控制主要工程量打好基础
公路工程是把路面及桥、隧、涵洞等主要构筑物建造在大地及山川河流之上,条件一般较为艰险,技术复杂,要求高。如果前期工作未做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在工程建设中大幅度增加主要工程量。如有些工程开工了,发现地质有问题,有的会降低基础底面的开挖,有的被迫改变本枢纽布置、厂房搬家等,这些都会增加主要工程量。因此,控制主要工程量, 要坚持认真、求实、科学地做好地质勘测工作,重点是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线路中线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要坚持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论证、咨询的基础上,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以便在工程建设阶段使其主要工程量不出现大的变化。
2、优化设计方案,科学地减少主要工程量
(1)采取激励机制。在确保工程效能和工程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实现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资。
(2)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 设计实行招标投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多方案的比较,从结构技术、建筑功能、经济指标上全面衡量,择优选用,出图及时,并尽量避免设计变更。如变更设计要有审批手续,变更设计实施后,即进行工程量增减和工程造价的调整,在办理签证时就予以明确,避免大决算时,因手续不完备,政策界限不清产生扯皮,客观上也减轻了工程决算时的工作量。
3、编制概预算时对工程综合单价的控制
(1)公路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其中套用定额版本是主要因素。由于定额版本更新周期短,而且包括的内容不尽全面,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概预算人员手上所掌握的资料和编制人员的熟练程度,如对工程的分类,不同的角度可以套用不同项目和定额,这样就出现高套、低套、错套定额的情况,编制出来的成果和实际就有一定的出入,使工程综合单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难以执行。因此必须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推行公路注册造价师制。
(2)现行的概预算定额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法成对应关系,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不同施工方法对应不同的人、材、机消耗定额子目,公路工程概预算从基础单价的确定到工程综合单位的分析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法套用相应的定额,得出相应的工程综合单价。因此在编制概预算时,尽量做到使编制出来的工程综合单价符合实际。#p#分页标题#e#
施工方法不同,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综合单价的控制尤为重要。而作为施工单位,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造价控制非常重要。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施工工期就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而产生的费用也不同。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定几个方案,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成本的又一关键。一般情况下,项目应在开工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作为降低成本计划内容之一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为了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4、优选施工队伍, 控制工程综合单价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单价的主体是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综合单价的控制。因此,优选素质高、竞争力强的施工队伍是关键性控制因素。实践证明,优选素质高的施工队伍可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取招标承包方式,在对项目实行招标承包时,一定要坚持招标承包的程序,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制定以工期、质量、标价和风险为主要指标的决策标准,并以定量打分的办法,由评委评标,做到集体决策,公正定标。这样优选出来的施工队伍,一般能全面履行合同条款,使甲乙双方都可赢得满意的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5、加强材料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到40%—5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主材是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 如:钢材、木材、水泥等。材料价格的高低受市场经济的调节,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必须首先从市场信息入手,搜索和调查当地建筑材料市场的供应情况,及时参阅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近期材料价格,选择有质量保证且价格合理的供货渠道。采用\"低谷购进、高峰卖出\"的经济策略,避免市场价格的冲击或因货源紧张造成停工待料或替代产品增加工程造价的局面。材料节约还有以下几种途径:对购进材料如遇数量不足、质量差的情况,要进行索赔;材料消耗要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通过限额领料来落实;对各种材料,要坚持余料回收;改进施工技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减少仓储等损耗。另外,合理降低材料的损耗率,使其降低到最低水平。总之,合理使用材料,对工程成本的降低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公路与汽运, 2005,(04) .
[2] 李冠平,万正安. 公路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J]. 湖南交通科技, 2005,(04) .
[3] 王海军,陈涛,孙振. 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J]. 吉林交通科技, 20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