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如今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正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建设时期,建筑大楼鳞次栉比遍布全国各地,而从事于建筑工程的建筑工人就更是数千万之众。因此建筑安全问题依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体系
近几年我国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亿余元,约占GDP的2.5 %。\"有专家预计近几年是我国安全事故高峰期,尤其是煤矿和非煤矿山,建筑工程中的安全形势也不容忽视。因此,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约与激励体制,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出路。
一.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首先,企业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还没有充分显现和保持。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一些工地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兼多职。事故隐患消除仍存在随意性、不彻底性,甚至存在重大危险源和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其次,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的少,对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不落实在行动上。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纪律松散,违章操作,冒险蛮干,无疑给建筑安全施工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2、 安全投资不足
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项业务,资金投入少或投入不足,有些地方安全生产费用至今没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施工安全设施无保障。
3、 承包队伍不达标,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
大量引入外包工隐患严重,许多包工队达不到建筑安全生产的要求,机构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混乱,不进行安全培训,无证上岗,自主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人文化水平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法制教育,安全培训落实不具体,甚至一些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与生产的具体问题。
二.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安全隐患仍然存在。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否则,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峰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建筑企业安全文明体系,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企业建筑安全文明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管理人才的建设、安全文化的引进等主要几个方面。
1、 安全意识方面的构建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是保证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其次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职工群众既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也是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受害者,能否消除安全事故,关键在于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2、 安全制度方面的构建
规范建筑业市场分包交易行为。严格准入请出制度。对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年检不合格的施工企业禁止参与工程招标、投标,对两年内仍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请出建筑行业,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不准超越资质等级范围承揽工程;严禁业主方肢解分包;严禁多次转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杜绝违法分包。
把农民工直接纳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不少建筑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利用\"包工头\"的招工\"通道\"吸纳民工,利用\"包工头\"对民工进行管理,从而减少工程成本与一线工人的管理成本,这样就带来用工的安全隐患,所以应取消\"包工头\"环节,把农民工直接纳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加大用工违规惩罚力度必不可少。
规范建筑施工操作行为,按规定使用\"安全三件宝\"(\"安全三件宝\"指的是现场施工作业中必备的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塔吊、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配电线路架设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建工程的\"四口\"、\"五临边\",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不准穿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靴;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应有警示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p#分页标题#e#
3、 安全管理人才的建设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型的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需要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经验丰富、工作认真仔细,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很强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去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时刻铭记安全工作既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领导的命运、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刻苦钻研安全生产技术和具体业务知识,还要学管理、懂业务、会方法,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4、 安全文化的引进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对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企业必须以人为本,将安全文化渗透于企业和员工的意识形态领域。制定施工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施工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加强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例如,在高空施工的时候,要充分做好安全措施;在建筑物室内适当增大照明,对光照不足的作业环境,操作工具的色彩要有明亮的色调;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是建筑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建设系统只有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探索,充分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吉欣,孟森,国际建筑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工程与劳务.2006.9.
[2]方东平,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 罗祎 ,浅析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2009
[4]安全文化网,建筑施工事故分析及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研究.
[5] 王盼盼,李启明,邓小鹏,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8).
[6] 强茂山,方东平,肖红萍,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投入与绩效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04, 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