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本文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从而使技术与经济、 质量与进度 、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 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承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 因此,从广义上讲,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应当以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总承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
(2)做好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a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包括建筑材料构配件、 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的检验、 试验、 测
定记录,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 技术核定记录,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和处理记录,施工日记等。 原始记录是提供工程形成过程实际状况的真实凭据。
b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和部(专业)标准。 企业自定标准必须高于这两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必须依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否则将使施工无法有序地进行 。技术规程是为了贯彻技术标准,对施工作业方法、 作业程序 、技术要领和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的具体技术规定。
c技术档案管理。 施工项目技术档案是施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 具有保存价值并按照
一定的立卷归档制度集中保管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如图纸、 照片 、报表、 文件等 。工程技术档案是工程交工验收的必备技术资料;同时也是评定工程质量、 交工后对工程进行维护的技术依据之一;还能在发生工程索赔时提供重要的技术证据资料。
d计量工作。 内容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测量计量。计量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应从以下3个方面做好计量工作:一是落实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现场计
量工作的标准 、要求和考核办法;二是正确配置并合理使用、 保管计量器具,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以确保器具的准确性;三是开展计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水平。
e技术信息、 情报工作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技术不断革新,新工艺、 新材料、 新设备得到应用,使建筑业的施工水平日益提高 因此,必须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结合实际,推广使用先进的成果,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建立质量的保证体系,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创建质量保证责任制。要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到实处,例如,有重大事故发生的工程,无论是责任人是否在职都要追求其责任,这样会给各施工单位一些警示。另外,要把建设部得新技术积极推广开来,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提高行业素质,进而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要努力攻克,开展QC小组活动,尽可能把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到科学技术的层面上来。
2、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不到位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需要通过监督来推动。建筑施工中农民工是主要的施工人员,仅仅靠施工企业对其进行培训,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这项重要的任务由政府相关部门来承接,那么农民工的素质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工程质量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措施为基础。政府赋予质量监督部门职能,因此质量监督部门要严把质量关,同时,建筑企业也要有相关的质量体制。另外,还要完善工程监理制度,防止监理不到位,并且使验收工作流于形式。要保证施工所需的所有材料和设备质量。建筑活动的环节较多,要想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控制好各个环节。提高队伍的技术和职业素质,规范监理行为。利用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来管理监理,监理的建设实施,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适应国际管理方式。要加大查处问题工程的力度,如果承包方建造问题工程,就对其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进行降低,吊销执照;如果建筑主管部门批准问题工程,要严格追求其主管部门领导责任;如果质量监督部门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间接的导致问题工程的产生,就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查处。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惩那些有问题的责任人,从而减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而使得劣质越来越少。#p#分页标题#e#
3、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检测要做好,加强质量意识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现场质量检测,建筑施工的质量直接受质量检测的科学化程度、准确度的影响。在现场质量检测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影响质量的原因查清要坚持到底;( 2)一定要认识到质量事故的危害;( 3)不放过那些无改正措施、改正不当、改正不彻底等现象。所谓质量意识就是指人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认识的体现。要想控制好建筑施工质量,其前提就是要有质量意识。思想决定行为,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思想基础。存在质量意识,人们就能够认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可以从教育培训开始,激发全体职工质量责任感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涉及很多方面,增强全体职工质量意识,必须实现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标准化管理,对工程工序标准严格执行;坚决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没有勘察设计和祖师设计的工程坚决不允许开工,要严格执行质量否定权制度;不验收那些不按照标准、规程、规范施工的工程,甚至对其进行停工整改。
4、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施工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都高的基建队伍。定期对每一位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要保证只有得到上岗证书的人员才可进入现场进行管理,这样能够使进入施工现场管理的人员综合素质水平都较高。有资格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进行不断创新。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数的建筑施工都使质量管理人员工作思想都较为狭隘,即在验收签证和监视浇捣的范围内,要改变这一思想,让质量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全面的质量管理中去。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人员素质和管理人员素质有着密切联系。
5、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全世界建筑界工作重点之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与此建筑企业的荣誉挂钩,好的安全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荣誉,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好的安全管理能够损坏企业的荣誉,甚至搞垮这个企业。因此,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把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将会给此工程带来巨大的隐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人的自身安全有直接关系,因此,建筑施工人员要从自身开始重视施工的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坚持对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职工都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行,把\"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落到实处,这样能够使企业生存和工程效益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何玉峰.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05)
[2] 孙志宇.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防控措施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0)
[3] 杨立富. 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防控的措施及其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1,(06)
[4] 张泽林, 张正林, 张正权.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 中华建设, 2011,(08)
[5] 杨峰屹.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7)
[6] 李建英.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分析[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