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究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高速公路是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够适应较大的交通量,保证车辆高速、安全、舒适行驶的高等级公路,它养护费用少,运输成本低,但前期建设费用投资多,为了保证其工程总体质量,必须在质量管理中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本文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论述了现代化管理方法在高速公路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上的应用,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质量管理;施工控制;

前言

由于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线性工程,其线形长,地形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指标要求高,施工涉及面广,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引起系统质量变异,而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高速公路是高等级公路,具有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够适应较大的交通量,保证车辆高速、安全、舒适行驶等特点。高速公路维护费用相对较少,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但前期建设投资稍多,为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加强质量管理。

一、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问题分析

1、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 建设工期短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异常繁重,许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另有一些在经历层层审核,等待审批。但高速公路建设的繁重任务与我国公路建设的管理方式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测绘的管理方式是粗放式管理模式的一种类型,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费用难以精确控制、

测量工程事故容易发生是这种管理模式致命的弱点。

2、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多, 施工不稳定。随着工程建设的慢慢进行,原设计必然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而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1、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工程质量的好坏同时还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影响。所以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和组织机构必须得到完善和发展,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及时的建设到位。项目经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标段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督导;工程部设主任工程师,负责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设测量、试验、质量检查三个组,具体负责本标段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各个员工必须严格遵循本工种岗位的规定进行轮班,切实遵守施工单位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从整体上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2、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全面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是职工参加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根据企业的方针政策、结合工程的特点,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文明施工、为用户服务的宗旨开展活动。严格按照PDCA循环工作程序作业,做到目标明确、现状清楚、对策具体、措施得力、并及时组织检查总结,达到有效地控制工序,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认真分析质量通病的存在原因,积极采取预防对策,有效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杜绝工程质量事故,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3、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作为施工单位必须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工程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程,高速公路工程不仅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并且技术要求极高,因为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工程效益的发挥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施工企业需要清楚质量是生存的保证,高速度、高效益是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的,\"优良工程\"的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整个施工工程的始终。

4、原材料质量控制。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就在于原材料质量控制。诸如路面早期损坏等许多问题与原材料的质量和级配组成紧密相关。以典型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常见的基层损坏为例,经实验发现钻件松散和强度没有达到规范的标准,原因是材料级配差,含泥量大。实验同样表明钻件强度合格的级配同样比较好。就现在建设使用材料的具体条件而言,大量采用的钢筋、水泥和沥青材料质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检验,只有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整个工程质量也就得到了控制。

5、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6、工地试验室。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就是工地试验室。没有必要过度的重视施工人员的住宿环境,但试验室必须要达到建设所规定的标准;在保证试验仪器装备先进、齐全的基础上再来考虑员工的薪水问题。试验人员的素质必须要高,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是员工必备的品质。当施工产品没有达到标准时,试验室必须有能力交出第一手材料,数据可以证明一切。当发现资料不合格时,擅自修改合格后而上报的侥幸心理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自己先返工处理要比监理组、分、总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得多,用这种方式,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同时,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合格的产品是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来的。#p#分页标题#e#

7、培训、优选施工人员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8、提高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的优劣。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盖板涵的基础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结构物,有很多是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基承载力的不足,或者对基础的加固考虑没有到位等,从而导致结构物局部不均匀而沉降,造成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终只有返工,再次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9、依靠科技进步。公路施工质量的提高应与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科技的进步来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我国已竣工的高速公路中,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更多的完善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应该放到对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路面的材料、公路排水防护等问题上。所以在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应用研究工作应该与公路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组织全国性的公路建设科技攻关。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海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