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在项目各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得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我们不同角色的造价管理者具有不同的造价管理控制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复杂可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建设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招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相应的形成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价)、承包合同价及竣工决算,这些造价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相互关系。

  我国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不够重视投资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原因是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严: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龙头。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以后,进入设计阶段,他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求在施工图设计中严密、全面。

  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也实行招标制度、公平竞争,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全过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不够、在设计中大多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人员似乎只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造价的高低不太关心。以至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

  3、招标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严密性。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有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费用计算规则、设计图纸进行编制。应全面了解工程的相关资料、实际的施工条件、技术规范,准确计算工程量,减少日后工程变更;应对项目作业内容表述清晰,准确确定项目设置,项目划分要细,避免不平衡报价。按照风险谁引起谁承担的原则及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漏项或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计算有误引起的增减均应按实调整,因此,工程量计算应准确,减少漏项,尽可能计算无误,力争计算工程量的误差控制在实际工程量的正负5%以内,以防止由于漏项和工程量差异太大,使招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在施工阶段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虽然处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难免出现施工图在会审中或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需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把关,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避免先干后变得状况,也是避免工程造价突破概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互利。

  5、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够:建筑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的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与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及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及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由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的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总上所述,在工程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命脉,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是项目管理者的首要问题:

  1、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最佳建设方案,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客观、认真地做好项目评价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依据不足、方法不当、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以便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优选出最佳方案,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p#分页标题#e#

  2、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加强技术经济分析推行限额设计,推广标准化设计,从而主动地影响工程投资,以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实现设计产品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同时对透支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也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率预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3、在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使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真正实行公开招标、不仅有利于选择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施工企业,以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也可确定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较为合理的工程造价,并迫使施工企业在保本或薄利的基础上,为了竞争而做出一定程度的让利。

  4、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投资估算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与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及签证、处理好工程索赔等。

  5、在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可以自行组织或委托诚信好具有实力的社会中介咨询机构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及时准确地对竣工决算审核,对于总结分析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积累技术经济资料都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纸、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工程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及包含的工做内容、工程造价计算程序、费用定额包含的内容及记取方法。还要掌握他们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此外,还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已经去掉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并更的基础上又变了。因此在结算时不能只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采取二审终审制,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

  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可以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手段。在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过程中,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成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刘力等编《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 机械工业出版社、任汉波等编《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刘晓君等编《工程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本文选自《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主办,联合国全人类发展中国协会、科技部科学技术进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指导,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9313/TU;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2104。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