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论文发表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

时间:2013-11-29 分类:项目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施工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且当前的建筑施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标单价的降低,使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建筑市场上的竞争基本上就是成本的竞争,因此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行责任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降低项目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的有效手段。合理确定责任成本预算,对责任成本实行有效控制,是责任成本管理的核心。

  本文介绍了在施工企业内部推行责任成本的必要性,并对责任成本的预算及责任成本管理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包括建立责任成本预算体系、责任成本的核算和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等

  关键词:施工企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预算

  第一章 绪论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责任成本管理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成本管理的好坏,成本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最见功夫、最实在的指标。成本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责任成本管理,不仅能提高项目创利能力,必然会有效的带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使企业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直至每一个员工都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个中心工作,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根本上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责任成本管理的核心

  一、责任成本预算体系

  (一) 责任成本预算的构成

  1. 责任成本预算表的构成

  责任成本预算表一般由责任成本预算汇总表、工料机测算表、大型临时设施成本测算表、间接费测算表以及责任成本预算编制说明等几个部分组成。

  (1)责任成本预算汇总表

  (2) 料机测算表

  (3) 大型临时设施成本测算表

  (4) 间接费测算表

  (5) 责任成本预算编制说明

  (二)责任成本的\"两挂钩\"制度

  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各业务部门及施工队或工班为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项管理体系。具体运行时采用两个挂钩的做法。一个挂钩是项目部的上交款与责任成本预算挂钩。另一个挂钩是员工的收入与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效果挂钩,从而实现项目部与员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真正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三)责任成本预算二次分解制度

  项目部在上级成本管理部门编制的责任成本预算基础上可组织项目部的力量对其进行二次优化,优化后的责任成本预算应不高于初始的责任成本预算,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后的责任成本预算在各责任中心进行二次分解。责任预算二次分解编制依据: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进行优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公司核定 后的主体工程 、临时工程 、管理人员责 任工资 、间接费、其他间接费等责任预算金额及责任归属;经项目部审核的各责任中心的工程量清单或责任范围;劳务队伍招标价及材料实际购入价;成本定额及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四)责任成本预算的动态调整制度

  由于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时的条件限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的会出现成本预算变化的情况,如材料涨价、工程量清单的变更等等都会导致成本预算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公司应做相应规定,成本预算的调整额达到一定金额或比例后要重新对目标成本进行测算,据实调整责任成本预算的数额,使得责任成本预算符合实际。

  二、责任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一)施工方案优化

  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是项目创效的重要途径,施工方案、工期安排 、机械设备配置、劳动力组织、临时过渡工程的布置对项目成本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施工图出来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以项目总工为首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复核、详细研究,特别是对图纸的工程数量要重新计算,建立工程数量0号台帐,并根据复核的工程数量与概算数量进行对比,找出差额。工程公司、项目部对施工方案特别是重大施工方案的比选不仅要注意安全、考虑工期,更应该把成本的优选放到突出的位置来认真对待。

  (二)人工费的控制

  为避免人工费的浪费,项目部首先要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方案,工序之间的衔接要合理,避免窝工、误工现象发生。在人工费的控制上实行劳务工序分包,通过劳务竞标确定工序劳务单价,根据完成工序劳务数量来结算劳务费用。

  (三)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成本占工程造价的6 0 % 左右,因此材料成本的控制对责任成本的控制尤为重要,在材料费的控制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l 材料价格的控制。

  2 材料数量的控制。

  (四)机械费的控制

  在机械费的控制上,要选择适合工程特点的机械设备,并根据工程的进展及时确定设备进退场的时间,有效地使用租赁费用,避免浪费和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

  (五)临时设施的规划

  临时设施要有通盘的规划,大型的临时设施要有施工方案,并进行经济比选,在满足现场实际需要的同时,以经济适用为原则,临时设施的搭设位置要合适,避免二次拆建。#p#分页标题#e#

  (六)项目部各部门对费用的控制

  技术安质部门:责任预算总额以零为基数。

  计划预算部门:责任预算总额以零为基数对劳务队计价的单价与责任预算单价差额形成的收支净额以及对业主变更设计批复的单价与原合同单价的差额为该中心工作成果。

  材料部门:责任预算总额以零为基数材料的实际购价与材料责任预算价格以及材料的实际消耗与计划用量所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为该中心的工作成果。

  机械设备部门:由项目部直接使用的机械设备费用,加上承租和出租机械设备的租赁费净支和为该中心的责任预算总额。

  财务部门:项目部管理费和制造费用开支标准构成本级管理费预算。

  项目经理或领导小组 :项目部责任预算与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之和的差额形成项目经理调节基金。

  三、责任成本的核算及考核

  1.工程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工程部对整个项目的工程数量负直接责任即对各外部劳务队或工区支出的数量应在与业主寄来那个数量的范围内,因数量结算所造成的工程责任预算的结余超支负责。每月根据各责任工区或责任单位的实际完成情况的\"清单\"工程进行台账登记。次月3日前根据台账登记报表并传递到合同部。

  2.合同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合同部对工程数量负审核责任,同时对整个项目的责任预算(除期间费用)的结余超支负直接责任。每月根据工程部传递的工程数量登记台账与报表,次月5日前汇总形象产值、计量产值、结算产值综合对比表,并传递到财务部。

  3.设材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设材部对项目材料预算采购差价负责,对项目超数量采购造成的材料浪费负责。每月根据所采购的材料按材料种类登记台账,次月5日前汇总报表,统计出本月累计形成的预差价并传递到财务部。

  4.后勤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后勤部对项目的间接费用结余超支负直接责任,同时对间接费用据实列支严格按照公司内部规定控制。每月根据本月实际支出,逐笔登记各项费用台账,次月5日前汇总成报表,统计出本月累计责任支出的节超情况并传递到财务部。

  5.财务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财务部是整个项目责任成本的归集和反映。每月根据合同部、设材部、后勤部等的传递的报表建立责任成本辅助台账,最终现行会计核算经营结果应与责任成本核算经营结果一致。

  责任成本的核算主要体现在项目经营情况、项目经理经营情况、工区(或外部劳务)经营情况、间接费用责任报表、材料预采报表五个责任报表,财务部每月汇总五大报表形成\"一级中心台账与报表\"体系,于次月10日前报送到工程技术处,工程技术处根据各报送的报表建立控制台账。为便于项目考核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和资料。

  第三章 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一些施工企业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会计人员。

  (二)责任不明确,执行不到位

  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是明确各级责任主体、每个责任人的责任。在一些项目上,施工企业虽然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出台了管理办法,测算了项目责任成本目标,但责任人不明确,如施工企业没有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将各项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个责任部门、责任人,没有形成正常的、规范的工作流程,管理没有制度化。

  (三)没有形成严格的责任成本预算体系

  责任成本预算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个别企业对施工方案不重视,不按施工条件、施工队伍、现场条件工期要求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而是图省事照投标施工组织应付差事,结果造成成本增加、投入加大;制定成本定额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进行详实的现场调查。

  二、如何加强责任成本管理

  (一)从思想上让企业主管理解和接受责任成本管理

  要想把责任成本管理落实到实处,项目经理、 各重要业务主管必须要从思想上深刻理解和真正认识到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行动。 否则,再科学、严密、适用的制度也没用。

  (二)建立规范、 统一、可行的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责任成本管理体制的建立,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实行责任成本管理责任制,应注意成本责任的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在责权利上无空白、 无重叠,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从而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建立严格的责任预算体系

  责任预算是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在实际运作中,企业应首先调查主要材料、 配件、 劳动力等的供应状况,以便确定各种材料、 燃料、 动力和工时的责任单价,为预测成本提供依据。责任预算合同一般实行两级管理,一级为工程公司与项目部的合同, 另一级是项目部与责任中心的合同。这样就可以解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实际问题。实行责任预算合同管理是落实责任成本预算的重要环节。#p#分页标题#e#

  (四)注重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在责任成本管理中,事中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环节实施不好,再好的责任预算也只能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要使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抓,切实根据责任预算的标准,使成本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由于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时间长,范围广,工序烦杂而且多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更要负起责任来,不能因时间长而松懈,更不能半途而废,导致前期努力付诸东流。在此过程中应按岗设人,明确分清责任,并切实落实奖惩制度。

  (五)加强\" 质量成本\" 和\" 工期成本\" 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 质量成本\" 分为内部故障成本( 如返工、 停工等引起的费用) 、外部故障成本( 如保修、 索赔等引起的费用) 、 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四类。采用科学、 合理、 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这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就目前来看,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历的提高,更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累积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专业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施工企业的各类经营管理人员,除其本身的专业知识外,都必须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责任成本管理最终能否落实的根本。

  参考文献:

  [ 1 ]王军锋,师先银.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 J ] .粮食流通技术,2000

  [ 2 ]吴耀兴,陈政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研 究[ J ] .山西建筑,2 0 0 9 ,( 2 2 ) .

  [ 3 ]李晋.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 目成本的控制研 究( J ).现代经济信息,2 0 0 9, ( 1 3 ) .

  [ 4 ]王庆芝,王平. 如何加强责任成本 管理 [ J ] . 中国经济周刊, 2 0 0 2 ( 41 ) .

  [ 5 ]方永利. 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提 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 J ] .财务与会计( 建筑企业增刊) ,2 0 0 6( 1 2 —1 3 ) .

  [6]颉茂华.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J].财会月刊,2002,(6).

  [7]尹在圣.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概述及其应用[J].会计之友,2005,(5).

  [8]张艳辉.浅谈施工企业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5,(7).

  [9]于国灿.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财务与会计,2006,(7).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