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5 分类:项目管理
这篇企业管理论文发表了项目经理的角色定位与管理创新,项目经理在一个企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经理负责某个项目的完整工作,所以要对整个项目有着正确的认识带领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那么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或者需要认识哪些项目管理的知识呢?
摘要: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个人和企业都在追求成功、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但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或较高效理论或方法作为指引,则如同大海捞针,茫然失措,收效甚微。近期拜读了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高德拉特博士的《目标》一书,该书介绍的TOC制约法则,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个人及企业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从目标、危机感、瓶颈的发现与解决、常识管理、教育方法、学习方法、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团队和自我实现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从《目标》中吸取的观点及我的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帮助更多的人轻松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赢得美满人生。
关键词:企业管理论文发表,TOC约束理论,常识管理,目标,危机感
近期拜读了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高德拉特博士的《目标》一书,受益良多。小说描述了厂长罗哥面对工厂关闭、失业的风险时,三个月内,在钟纳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改革,将工厂扭亏为盈甚至升迁的故事。其中主要描述了发现瓶颈、解决瓶颈、协调生产的思路、方法;其中也有罗哥的家庭生活问题,也讲述了罗哥如何使用“瓶颈理论”拯救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的故事。小说《目标》是TOC制约法则在生产制造业中应用的典型案例,虽然案例情景同我现在所处的信息安全产品软件开发流程管理有所出入,但是其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是给了我很大启示。现从九个方面谈谈我从《目标》中吸取的观点及我的体会。
1 目标和危机感
(1)企业的目标是赚钱:影响目标达成因素和制约很多,但是不要将这些因素当成是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目标,任何因素的改善都要以向目标靠近作为考量的标准。
(2)危机感:一定要有危机感,否则就会温水煮青蛙,默默死掉。增加危机感的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给目标定个期限。小说中,皮区给罗哥的期限是三个月,三个月内必须改变工厂现状,否则就关闭工厂。假如不是皮区给了罗哥压力,增加了罗哥的危机感,恐怕罗哥会一直碌碌无为下去;正是危机感,迫使罗哥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摆脱困境,进而走向卓越。这也说明一个道理,真正能帮助你的人不是和你一起得过且过、“你好我好大家好”、混日子的人,而是那些挑你毛病、迫使你思考前进的人,虽然“面目可憎”,但我们心存感激。
2 认识瓶颈
(1)统计波动和依存关系: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的实现需要若干步骤或者是若干流程来实现。在目标达成的流程中,每个事件或者工作步骤都存在统计波动,简单地说就是事件完成的速度时快时慢;而且这个流程中的各事件或工作步骤间都直接或间接存在依存关系;由于统计波动和依存关系,导致延迟会累加,即位于流程前面的事件或步骤的延迟时间会累加到位于流程后面的事件或步骤上。如小说中因火柴游戏而被罚洗碗的就是位于最后面的“大卫”和“伊凡”。解决“延迟累加”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流程越靠后事件或步骤的效率要约大于前面事件或步骤的效率,这样才能抵消到这种“延迟累加”。如荒野探险中将走得最慢的“贺比”(瓶颈)被排到了队伍的最前头,即后面的人都比“贺比”的效率高。
(2)决定生产率的是流程中的瓶颈,和“木桶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处;为此,要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就必须提高瓶颈的效率。
(3)时间和成本概念:工厂已投资购买生产设备,则设备成本就固定了;每月按一定工资付给工人工资,则人工成本也就基本固定了;在这种成本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要提高工厂生产率,就需要提高生产时间,做到在人得到基本的休息和设备得到基本检修的情况下,“人歇机器不歇”地24小时运转,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时间。
(4)瓶颈的成本:正确认识瓶颈的成本,深入理解改进瓶颈的动机。瓶颈所延误时间内的损失不是瓶颈本身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成本,而是该时间段内整个生产系统所耗人力、物力成本;不是几千几万元的损失,而是几百万几千万的损失;在瓶颈资源上节省一个小时的调整准备时间,就能增加一个小时的加工时间,相应地,整个系统就增加了一个小时的产出。所以,瓶颈资源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利用”,尽量增大其有效产出。#p#分页标题#e#
(5)周转率概念:缩短生产时间,就等于增加周转率,就等于增加赚钱的速度。因此,我们除了增加每次交易的利润外(通常情况下,由于估值和竞争存在,价格不可能太高),另外一个加快赚钱的途径就是增加赚钱的速度,即增加周转率。有一个故事就说明上述道理:两家并排小店,都是在同一时间开张做买面条生意的,而且做的面条都一样,但5年后,左边的一家还是平房,而右边一家已经盖起了三层小楼(发了点小财了)。为什么?是因为面刚盛到碗中时很烫,客人拿到面时需要等待面凉了之后才能吃,而右边这家是将面在凉水中过一下之后再盛到碗中,缩减了客户吃面的时间,也即是增加了周转率,提高了赚钱的速度,每一天能赚到更多的钱。
(6)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依靠现有的人力和物力,通过改进或重构生产流程也可以提高生产力。这就是运营管理的力量,就是管理者存在的价值,管理也是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表现不佳并非人的本性不好,工作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本着尊重人的原则进行管理。
(7)增加非瓶颈的生产率是一种浪费。正如小说中的“机器人真的的提高了生产力吗”?机器人虽然增加了局部工序的生产力,但没有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生产力,反而增加了局部零件的库存,增加了成本投入、限制了现金流,反而降低的整个工厂的生产力。
(8)整体而非局部:“只要记住,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在整个组织上,而不是只谈制造部门,或是一家工厂,或是工厂里的一个部门。我们不着眼于局部效益”。局部改善并不等于整体改善,局部优化不能用来做决策依据,所有局部行动必须有益于系统整体业绩。
3 找寻瓶颈
答案就在问题当中:这是我偶尔听到的一个观点,初听时感到吃惊和疑惑,解决问题就那么简单吗?在后来的实践中,我也逐渐深信这一点。
在荒野探险中,瓶颈是谁?是贺比,因为他与前面的人距离最远,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但为什么我们找瓶颈找的是“与前面的人距离最远”的人?因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有人掉队”;为什么会有人掉队,是因为队伍太长;所以要防止有人掉队,就要缩短队伍的长度;因此,距离就是我们查找队伍瓶颈的关键因素。
在罗哥的工厂中,瓶颈是什么?通过复杂的数据分析还是毫无头绪,就是因为罗哥他们把问题想复杂了。在整理思路之后,发现要提高工厂生产率,就要减少库存,哪个工序前堆积的库存越多,哪个就是瓶颈。抛开复杂的数据,跑到各车间看看库存,就很快发现了瓶颈是热处理和NCX-10。工作中的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发现提高工作效率的可能性。如果统计的数据不能使用,那就是时间浪费,所以我们要打破复杂旧框框,专注于真正有用的数据统计。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问题时不要想得太复杂,用最简单的思维,答案就在问题当中。
论文范文:艺术论文投稿影视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
这篇艺术论文投稿发表了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价值和实践,大学生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对影视艺术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开展影视教育专题或者讲座,论文就此一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