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创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

时间:2015-06-03 分类:高等教育

  当前环境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不强,而我国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创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

  摘要: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校和社会均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及外部环境方面提出了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创业实践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Z132150)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一、加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能帮助其创业、就业,更深远的意义体现在: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技能致力于自身喜好的领域,经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赢得社会尊重,实现了个人价值。换一个角度看,创业能力是综合性的、高层次的能力,如果高职生具备了创业能力,即成长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即使不创业,在工作岗位上也会胜人一筹。

  (二)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通常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除日常教学,还强调学生价值观、事业心、责任心、合作精神等人文素质以及自信、兴趣、创新、执着等优秀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和机制改革。

  (三)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吸纳部分同学或社会待业人员加入企业,从而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另外,如果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创业能力,可以促进新技术的开发以及产品、工艺、服务的创新,若形成一个态势,势必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三、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

  学校方面,高职院校长期致力于开展校企业合作,重视实践教学,强调技能训练,毕业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社会上实践锻炼,为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方面,经过2-3年的技能训练,具备一技之长;思维活跃,不墨守成规,易接受新事物;沟通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强;有创业激情等。

  (二)劣势

  学校方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资源有限,资金匮乏,师资薄弱。开设的创业课程和讲座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缺少创业实验室或创业孵化器等硬件。学生方面,缺少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不愿意付出辛苦,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学习能力差,创业知识不足;团队意识差,责任心和合作能力不强等。

  四、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创业教育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石

  1.开展思想观念教育,激发学生创业内在动力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益的就业方式,鼓励学生将兴趣、技能和事业结合在一起,自主创业,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高职院校对学生应进行价值观教育。创业不仅是创造财富的过程,更是一种事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拼搏精神,以健康的创业动机和优良的心理素质面对创业过程中的挫折。思想观念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对典型成功案例的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橱窗、网站等载体,大力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经常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和当地企业家来校讲座,谈体会、讲经验,答疑问。使创业意识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深入心中,以榜样的力量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激情,形成创业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

  2.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思维和方法

  据调查,高职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是极其缺乏创业知识、创业思维和方法。开设创业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笔者认为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创业基础、创业实务两大模块。创业基础模块强调挖掘学生身上具备的创业潜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及成为创业者所需的创业品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与创新规律”、“创业领导艺术与企业家精神”、“创业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业实务模块旨在丰富学生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新企业启动技术”、“创业计划及可行性分析”、“小企业融资策略”“市场营销”、“企业发展规划与战略”、“企业风险管理”等,使学生了解开办企业的步骤,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p#分页标题#e#

  3.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能有效地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经常采用“探讨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创新性。既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其相关的创业品质。

  (二)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能力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1.参加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初体验

  创业大赛是促进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最好契机。借鉴多年来举办“挑战杯”赛事积累的经验,团中央拟于2014年上半年举办“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高职院校可选派创业导师带领学生参赛,学生在创业大赛中获得模拟创业经验,体验创业历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2.“学校里办企业”使创业变为现实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建立创业风险基金,支持有志创业的学生建立真实企业。学校提供创业场地,负责创业培训指导,帮助联系银行配套小额贷款,提供财税政策咨询服务等。比如管理系学生可以开店,店长由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竞争担任,负责制定店铺经营方向和具体规划。市场调研、选择商品、布置店面、商品宣传、售后服务等具体工作全由学生负责。聘请财经系的学生进行成本核算、投资融资分析、账务处理。如果经营成功,向学校上交一定比例利润,用于补充创业风险基金;如果经营亏损,学校以创业风险基金补贴给学生部分资金,减轻学生压力。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学生向有关部门申请创业资助基金。学校里创立的企业,既是创业乐园,也是实习基地。

  3.顶岗实习和社会兼职是不容忽视的创业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重要优势是长期以来坚持校企合作,安排学生校外实习,尤其是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现场,亲身参与企业生产管理,了解企业运作程序,掌握生产管理、成本核算、市场营销等职业技能,同学们身临其境地学习和观摩企业运作,对有志创业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据调查,高职毕业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大多与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但也有部分同学从曾经社会兼职经历中萌发了创业灵感。社会兼职能开拓学生视野,使其提高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工作方法和处事技巧,是不容忽视的创业实践活动。

  (三)优良外部环境是创业能力培养的保障

  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创建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

  学校方面,应树立新型的价值观、教育观及人才观,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鼓励个性发展,营造一个包容的、轻松的、活泼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还应出台弹性学分制等利于学生创业的政策,尽可能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社会方面,大力鼓励创新,树立创业为荣的社会风气。出台创业基金及贷款、税收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或创业试验园区,为学生创业创建优良的社会环境。家庭方面,转变“找个稳定工作”、“学而优则仕”的陈旧观念,鼓励孩子开创自己喜爱的事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积极创新,有责任感、合作精神,为实现理想能坚持,愿奋斗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等。

  收稿日期:2014-02-20 责任编辑:王新刚

  参考文献:

  [1]刘硕.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1(6).

  [2]杨虹,关云飞.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原理及培养思路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1).

  [3]何雅俊.中国高校创业课程研究 [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12).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创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 推荐本站最靠谱的高等教育杂志:《高等教育研究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目前,本刊是军内院校唯一获准有CN刊号、ISSN刊号的高等教育研究正式期刊。本刊始终坚持和把握“适应军事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注重突出军事高等教。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