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工商企管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绩效考核管理的优势得以凸显,在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培养优秀员工、塑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供电企业实行绩效管理,使企业目标和管理者责任人有机结合,促使目标有效的达成。本文对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探讨了实施绩效管理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供电企业;绩效考核;企业管理
1 电力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考核评价指标和标准设置不合理
现有的考核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不同类型部门考核内容差别不大,针对性不强,定性多、定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中可评价的指标一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也就是直接对其工作结果的评价。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是对工作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但并不是以结果的形式出现的,一般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绩效考核一方面需要有目标,另一方面需要知道员工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平时的表现有详细的跟踪记录,包括考勤记录、工作日记、生产报表、备忘录、立功记录、事故报告等。这样在考核时才能作到有据可依。
1.2 考核手段和方式不尽科学
考核方式是绩效考核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不同情况不断探索科学可行的考核方式。而考核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高压\"模式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盛行。企业还将\"末位淘汰\"定位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最强有力措施,一般意义上理解:\"末位淘汰\"是使员工产生最感性、最具有震撼认识的措施。这实际上是假定员工敬业精神不够,是对员工绩效的变动起着决定性的,甚至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但是,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忽略了某一或某些员工的工作名列\"末位\"有诸多原因。
1.3 考核中存在主观因素
比如:评定者在评定比较熟悉的员工时很可能将这名绩效本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人评为\"较好\"。评定者也可能无意中将被评人新近的绩效与过去的绩效进行对比的时候,一些以前绩效很差而近来有所改进的人可能被评为\"较好\"。即便这种改进事实上使其绩效勉强达到一般水平,对比效应也是评定中难以消除的问题。
2 改善电力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绩效考评
为使绩效考核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须建立与考核制度相配套的其他一些规章制度,以各级绩效标准为依据,梳理各项专业管理流程和规定,使\"如何做\"( 规章制度) 与\"应该做到什么\"( 绩效标准) 形成统一。如建立涵盖全面、要求准确的岗位责任制,制定长远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标准作业规范等。
2.2 加大考核培训力度,提高人员意识
绩效考核本身往往比较复杂,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与被考核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由于地网级电力企业的岗位各不相同,如电网技术操作工和管理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因此,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利用企业报、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并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便让员工充分认识考核过程,提高员工的意识,使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认识绩效考核实质。
2.3 明确绩效考核目标,建立沟通反馈渠道
为充分体现考核的客观性,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考核人员要深入基层,认真了解情况,查资料及其记录,走访部门或单位的员工,了解真实情况。考核结束后,为给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应加强平时沟通及考核结果的反馈,建立绩效考核申诉制度,由绩效评估小组听取初步评估意见,纠正评估中的偏差,有效控制评估尺度。
2.4 结合实际制定标准,保证考核公平公正
由于电力企业的岗位复杂,被考核对象千差万别,工作内容、性质及要求有很大不同,所以供电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及考核内容时,一定要综合各方情况,尽可能地充分讨沦,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综合平衡。
2.5 制定科学的标准,在开展绩效考核中做到奖罚分明
现行绩效考核基本上采用分值制,而分值比例的确定是关键。比如对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目前实施较多的是以领导为主的评分方式,即以领导打分的分数占主要地位,领导的比例偏重,容易失去客观性。对此,应加重本部门员工和分管领导分值比例,因为本部门员工和分管领导对本部门的领导或其直管下属的工作能力及素质较为了解和熟悉,工作业绩也较清楚。这样可以相应降低因个人因素造成打分的相对不公正。
2.6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目前,一些供电企业已经在工资分配上实行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工资分配方式,但是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上,仍有一定的误区。因此,为使绩效管理体系在推行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较高的员工满意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公平性、公正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合理地应用激励手段。
3 实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意义
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控制作用,它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各项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改善组织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挖掘其潜力的一系列活动。#p#分页标题#e#
绩效管理有利于供电落实企业战略目标。供电企业实行绩效管理,不仅可将企业目标通过绩效管理体系,落实到管理者个人,使企业目标和管理者责任人有机结合,并通过对企业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监控过程及对绩效考核的评价结果,有效地促进并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
绩效管理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供电企业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各级领导可以及时获取企业对各级员工的正面评价信息,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使管理人员更清楚哪些地方应加强,哪些地方应克服,从而实现各级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且绩效考核成果也成为企业对人员升迁、降职、调薪等方面的依据,绩效考核成为个人完成目标的动力。
绩效管理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能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氛围,使工作业绩一切凭真本事,可有效扼制过去那种拉关系、走后门的情况,减少了各种形式的繁文缛节。
绩效管理强调管理者和员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过程,在此过程巾,管理者和员工就绩效目标达成协议,并以此为导向进行双向沟通,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完成工作目标;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是对员工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如果只把员工定位在绩效评价上,就会偏离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因此,不能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有有利于抵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供电企业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聘任制度,提拔干部凭政绩,并实施竞争上岗的程序,一切凭能力、凭水平,这样,当权者没有滋生腐败的温床,就有力地拒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之,任何管理措施都有其利弊,只有不断自我探索和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让企业不同岗位上的每一位员工在每天的行动都能与企业目标挂钩,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