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怎样提高地区调度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时间:2013-11-29 分类:工商企管

摘要:笔者总结近年来在调度安全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影响调度操作安全的多种因素,提出提高调度运行操作安全管理水平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地区调度 安全管理运行

在电网运行管理中,各级电网调度承担着保障管辖范围内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任,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由于设备周期性检修、老旧设备改造以及新建电网项目等,使得设备停电检修的工作量成倍增加,需要频繁地通过倒闸操作,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一旦发生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将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各级调度部门制订了严格的制度规程、操作票管理制度和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规程、规定。即使如此,每年仍然会发生多次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因此,加强调度值班人员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各级调度人员的反违章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1调度运行操作危险点分析

所谓危险点,就是指引发人为失误事故的潜伏点,结合现场调度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调度运行操作危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调度操作指令票编制错误、三审流程未严格落实;

2) 受理工作票各环节出现原则性错误;

3) 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时误调度、误下令或出现跳项、漏项执行的情况;

4) 电网事故时不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出现原则性错误;

5) 电网设备临时检修时有关安全措施考虑不周;

6) 对电网及设备运行信息的监视处理不到位,出现漏信号、处理错误等现象;

7) 远方遥控操作时误控设备或对受控设备状态的误判;

而导致出现上述危险点,并容易演变为误操作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调度员安全责任心不强,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主观臆断;

2) 调度员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差,对系统运行状况不清楚,在操作中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执行工作程序和流程不规范;

3) 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安全活动开展不正常或者流于形式;

4) 调度员安全意识淡薄,规程制度执行不严,对于电网系统的资料管理不到位,缺少或没有调度现场规程,使得调度员在调度运行操作过程中没有依据;

5) 调度员不严格遵守调度规程,交接班不清晰;

6) 工作联系或业务传递手续不全或不完善;

7) 未严格执行调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8) 没有加强电网运行监控,调度、变电各部门之间管辖界面不清晰;

9) 电网检修计划性不强;

2提高调度运行操作安全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

根据上述调度运行操作过程中存在危险点的分析,笔者总结多年来在调度安全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提高调度运行操作安全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

2.1优化调度管理模式

为适应大电网发展的需要,提高调度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近年来,我局地调在传统调度业务的基础上,努力推进调度扁平化组织机构和专业化业务管理,致力于推动\"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巡维中心\"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是理顺调度、监控和变电巡维之间的管理界面,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三者各司其责又紧密配合;二是监控业务在原有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视、调压和转令等业务,以及试点监控遥控操作GIS站开关、刀闸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施监控远方单人操作模式,增加了对GIS变电站包括接地刀闸等设备在内的远方单人遥控,使调度、监控、巡维之间的联系更密切、管理更精细。这样,业务上下衔接,工作左右协同,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电网运行环境,减少误操作发生的机率。

2.2落实防误调度组织措施

1)自行编制业务手册,规范行为标准

我局地调组织编写了调度业务实用手册,并且根据业务的变化形式滚动更新,不断吸纳经典内容。手册分为日常事务、运行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三个部分,内容涵盖调度业务的主要方面,是对我局地调调度运行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和提炼,可供在岗地调调度员和地调其他专业人员日常工作参考使用。同时该手册作为地调实习调度员的内部培训教材之一,可提高调度值班人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持续实施调度运行人员\"十项\"规定动作督查活动

针对培训教材规范的行为标准,实施\"十项\"规定动作督查活动,通过监督检查、总结教育、分析考核等手段促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促使员工间的相互监督与上下监督联动,从而提高人的行为安全预控能力。

3)加强调度录音电话管理

为规范和监督调度运行人员发布调度指令和日常交接班行为,我们规定调度各值运行人员每月应完成若干次调度录音的检查工作,对班组内各调度员处理调度业务的过程及交接班过程录音进行抽查监听,并按要求对监听的情况做好记录,定期总结分析,对不规范行为及个人进行监督、促其改进,以此提高日常运行操作的安全性。

4)加强线路接地线管理

为进一步从源头上遏制带接地线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件的发生,我局调度加强了工作票许可和终结时对接地线的管理,在工作票和调度线路停送电登记表中增加相应内容,在工作许可时,许可人必须与工作负责人核对工作带出接地线的数量,终结时,核对带回的接地线是否与带出的一致,以及与工作负责人核对线路上所装设的接地线及所合上的接地刀闸是否已全部解除,通过增加此项内容,有效杜绝带地线送电误操作事件的发生。#p#分页标题#e#

2.3推进技防水平的提升

1)实现负载动态监视功能,有效加强电网监控力度

调度运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监视设备的负载率,防止设备超载运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之前调度员监视内容以\"重载线路设备监视表\"、\"重载变压器设备监视表\"和\"电网重要设备监视断面\"为主,原有做法是将全网所有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流、负载率等信息按责任区分成十多张固定表格显示在自动化系统的监视画面上,调度员在查阅电网重载设备时,需要人工不断切换监视画面,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生遗漏。新开发的动态负载监视表实现动态筛选及显示设备负载情况功能,调度员可选择对负载率进行排序或仅显示负载率在一定百分比及其以上的设备,同时在该界面上监控实时电流和实时负荷,并与额定电流和负荷运行定值进行快捷直观比较。这使调度员脱离了从茫茫负载率中寻找重载设备的苦海,从而更迅速、全面、准确掌握设备重载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实现了调度运行监控方式的创新。

2)实现调度遥控操作功能,提高驾驭电网能力

为适应现代化电网的发展需要,提高对电网的驾驭能力,我局地调实现了地调遥控操作功能。地调遥控操作是指地调调度员按照规定,通过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的遥控操作功能或调度紧急事故限电软件模块,直接对地调调管的设备进行遥控操作。目前,地调遥控操作仅限于对开关进行操作,且除遵循变电遥控操作\"五防\"逻辑外,还利用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实现带负荷切开关提示母线失压情况的功能改进,可有效防止调度员误操作,使遥控操作更适合于调度人员使用。地调遥控操作作为变电运行操作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提高调度运行操作和事故异常处理的效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对地调遥控操作工作进行规范,我局地调还配套编制了《地调遥控操作管理规定》、《地调遥控操作细则》等,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体系。

3 )积极应用PAS模块,提高电网分析决策能力

PAS调度员在线潮流计算工具是建立在SCADA基础之上重要的电网应用软件,其功能主要是利用电力系统的各种信息,在实时态和研究态模式下,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帮助调度员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并提供分析决策的参考数据。PAS目前在调度运行工作中已常态化应用,电网解环/合环操作时,调度员会根据需要利用PAS进行在线计算,分析电网潮流分布,为下一步的电网操作提供参考,保证操作安全。除常规的110kV合环潮流校核、复杂操作模拟等功能外,我局地调还利用PAS为配网10kV馈线合环转电提供依据。

4 )积极应用DTS,提高调度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随着我局电网结构的不断改善和设备质量的不断提高,电网事故发生频度将呈下降趋势。以往调度新人的事故处理能力培养多通过老调度员口述经验或开展纸面事故预想方式进行,其弊端一是无法达到身临其境、高度仿真的效果;二是无法有效检验调度员实际处理事故的不足之处与技术盲点。为了加强对调度员事故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我局地调利用DTS大力开展调度员培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DTS应用和培训体系,培训效果显著。目前,我局地调结合电网运行实际、重大停电计划、电网风险、保供电等情况,每月开展至少2次DTS培训演习,有效提升了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5 )积极推动OPT模块单轨运行

为积极推动调度监控SCADA平台的功能完善,OPT模块作为嵌入其中的操作票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OPT模块直接附着于线路和设备间隔,正式运行后将极大减少调度员操作票的出票时间,提升写票质量,后期在不断完善情况下将结合智能的负荷预测功能逐步替代调度员人工负荷校核,进一步提升调度运行和操作风险控制能力。

3结束语

安全无小事,勿以事小而不为,特别是对电网的安全调度工作,更是细微之处见功夫。笔者认为在当前调度机构的工作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做好调度机构的安全管理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方法,有力的措施以及全体调度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