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职称范文浅析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

时间:2013-11-29 分类:工商企管

  摘要:营运资本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将营运资金的管理与企业的业务管理相结合,从渠道管理出发来研究营运资金管理,将渠道现代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到营运资金的管理研究当中去,必将推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创新。

  关键词:经济管理职称范文,期刊杂志网,渠道理论,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在企业资金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这是因为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流动性最大、变化最快和周转性最强的资金,企业一定时期资金盈利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其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考核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所以本文首先将对企业中营运资金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概述。

  1.1 营运资金的定义

  营运资金,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1.2 营运资金的一般分类

  营运资金的一般分类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部分会计科目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这种分类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

  另一种分类是按时间特性,将营运资金分为临时性营运资金和永久性营运资金。这是从财务融资的角度,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分别划分为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临时性负债和自发性负债,然后研究各部分的匹配关系。

  二、渠道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营运资金的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其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但其重要性目前还未被广泛认识,大多数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还集中在控制应收账款和存货方面,这与财务管理中界定的营运资金管理范围和使用的从财务视角关注资金筹集及使用过程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侧重定量控制营运资金某些项目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而就一个制造性企业主体而言,渠道既是指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原材料采购、内部生产运营、产品销售等活动所运用到的途径。

  三、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

  现实中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却在不断改善,主要是因为近 20 年来兴起的渠道管理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将营运资金的管理与企业的业务管理相结合,试图开辟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即从渠道管理出发来研究营运资金管理。

  3.1 渠道管理理论

  渠道的本意是指事物之间相联系的门路或途径。在企业中有很多形式的渠道,例如供应渠道、销售渠道、融资渠道。在商业领域中,渠道的概念通常被引申为分销渠道。对于分销渠道有两种认识,一是指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一切取得所有权或协助所有权转移的组织,即\"组织机构说\";另一种认识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移动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

  3.2 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的分类

  3.2.1 非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

  非经营性的营运资金属于投资和筹资活动的范畴,其管理的首要目标与经营过程中的营运资金也有所不同,对该部分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需要的前提下保持企业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收股利和应付股利、应收利息和应付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

  3.2.2 销售渠道的营运资金

  销售渠道连接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是企业产品流向市场实现其商品价值的重要通道,产品销售带来收入,形成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交税金,此前还可能接受预定收取预收账款,这就形成了销售渠道内的营运资金。

  3.2.3 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

  生产渠道中,原材料通过各种加工制造技术,并凝结物化劳动,向产成品转化。在此过程中,营运资金分别体现为在产品存货、半成品存货、周转材料存货、应付职工薪酬、部分其他应收和应付款。

  3.2.4 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

  采购渠道连接供应商与制造商,使物资从资源市场的供应商手中,通过商流和物流转移到企业。在商流中,由于购买交易而形成了预付帐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物流则体现为物资从供应商处流入企业形成原材料存货。

  四、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营运资金管理涉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其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资金运转效率,降低资金沉淀,用最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营业收益。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为达到上述目标而采用的一些计划或技术方法。

  4.1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采购渠道是企业与供应商进行交易活动的联接纽带。众所周之,采购常常占用大量资金,以高库存高成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采购渠道营运资金 = 原材料存货 + 预付款项 – 未经银行承兑的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由此可见,要减少采购渠道上的资金占用,需要降低原材料库存,延长款项的支付时间。#p#分页标题#e#

  4.1.1 改善供应商关系,降低不确定性

  传统的采购活动中企业与供应商多呈现为简单的交易关系,双方交易的重点在于产品质量、价格,本质上是一种为各自利润进行竞争的关系,因为缺少合作。双方为预防供应、需求的波动等不利因素都维持了一定的库存,增加了成本。而企业在采购的讨价还价中争取到的价格优势却往往换来质量降低和延迟交货的代价,围绕单方利益最大化而构建的交易条款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1.2 JIT 采购

  JIT(准时制)方式最初是一种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这种思想也可以应用到采购中,形成 JIT 采购,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采购所需的物品\"。

  4.1.3 减少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在采购环境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拥有许多供应商被看做是预防资源短缺和产品脱销的工具。然而,新的趋势是选择几个关键供应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渠道成员的需求。

  4.2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生产渠道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枢,连接采购与销售渠道,是原材料向产成品转化的途径,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使用的存货、一些可以归集到生产活动的其他应收应付款以及由于生产活动引起的职工薪酬,其管理的重心在于通过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改进降低在制品库存,另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材料与产成品的库存,影响采购与销售渠道的资金管理效果,因此,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尤为重要。

  4.3 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销售更多产品,经常采用赊销形式。片面追求销售业绩,可能会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或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对赊销对象的现金流动情况及信用状况缺乏,以及未能及时催收货款,容易出现货款被客户拖欠,造成账面利润很高,但实际资金却很少。对此,财务部门应加强对赊销和预购业务的控制,制定相应应收账、预付货款控制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

  增强与中间商的渠道合作关系。

  培养客户关系。为了寻求发展,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成了企业不可缺少的战略之一,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增加库存量,或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协作来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再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时,应追本溯源,做到从业务层面去改善,利用渠道关系管理先进理论和手段,本着双赢的基础,去改善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做到上到经销商分销的及时供应品,了解客户的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下到供应商保证质量的及时供应,是整条资金链同业务流程活起来,才能有效地节约营运资金,才能保证营运资金的周转顺畅。

  参考文献:

  [1] 江其玟,胡幽研.基于供应链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型构建[M].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2009,12上旬18-20

  [2] 王竹泉.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销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

  [3] 王竹泉,孙建强,逄咏梅.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4]王竹泉,孙建强,逄咏梅.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8

获取专业指导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