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陵县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强县的思考

时间:2013-11-29 分类:旅游

提要:陵县淀积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极为广阔,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陵县新的有力的支撑点。所以,不仅要注重经济资源的开发,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

陵县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县,有悠久的历史、杰出的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珍稀的文物、灿烂文化和迷人风光,淀积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了陵县的形象和灵魂,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巨大宝库,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开发市场极为广阔,是陵县经济发展有力的支撑点。所以, 不仅要注重经济方面资源的开发,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一、陵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些年来,陵县县委、政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作出具体规划,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陵县。

1、 巧夺天工修建\"人间天池\"

在陵县这片热土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被人们誉为\"人间天池\"的\"两湖\"(仙人湖和得月湖)。\"两湖\"均位于陵县丁庄乡境内,是鲁西北最大的人工湖。近几年来,通过对两湖的进一步开发,环境日益优美,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集观光、旅游、生态、美食、渡假于一体的绝佳的新兴旅游风景区。

2、突出地域文化建立文博苑

于1982年陵县修建文博苑,199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文博苑均为仿古建筑,青砖碧瓦,红柱黄顶,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2005年7月,县委、县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对文博苑进行了全面维修和重新布展,更加突出了陵县的地域文化特色。

3、精心设计修建东方公园

巧借古老民间传说,折射陵县悠久历史,投巨资修建了东方公园。东方公园位于城区中心政府街以西,占地面积220亩,总投资1.6亿元。东方公园设计优良、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一桥、一石、一中心和九个功能区、12个景点,不仅成为全县人民休闲娱乐、受教育的场所,更成为全县及各地游客旅游观光之的佳地。

4、保护开发文化古迹遗产

开发了神头汉墓群、东方朔画赞碑、东方朔墓、东方合墓、棂星门、平原郡故城墙等文化古迹,开发了东方朔民间传说、仙人桥的传说、蹦鼓舞、秧歌、剪纸等民间艺术,收集了大量文化珍品。

但客观地说,陵县文化旅游依然处于初步、封闭、待开发的状态。以民间文化为例,在全县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中,共发现相关线索400余项,加工整理汇编成册300余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游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别。但这些灿烂文化开发发展的较少,在宣传推介和交流探讨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还没有形成局面。因此,陵县文化资源没有形成经营的运行模式,文化旅游产业显得苍白。

二、 挖掘、开发陵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思路

1、挖掘名人、名事、名迹底蕴,深度开发人文资源

对廉颇、东方朔、颜真卿、宋性、康丕扬、王凤崎、吴匡五等古现代历史名人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充实其内容资料,确保名人档案的完整、安全与有效利用。对少康中兴、邵续坚守厌次、颜真卿平原抗叛、陵县农民暴动、大宗家战斗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料进行整理充实。开发建立名人名事展厅,使之逐步向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博苑、神头汉墓群、东方朔祠、东方朔墓、东方合墓、棂星门、平原郡故城墙等文化古迹实施保护,并进行产业开发。

2、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线。打造从两湖到汉墓群的东西旅游线,深度开发两湖的旅游、娱乐资源,增设水面娱乐设施,以水景为特色,以水上活动为内容建立综合性水上乐园和水边沙滩,增建娱乐餐饮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结合近期县里做出的改扩建文博苑、人民公园为颜真卿文化广场的重大决策,把出土石、玉、陶、瓷、铜等11类千余件文物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展示;对省级重点古迹汉墓群和东方朔墓及8处市级文物古迹平原君墓、田冢墓、平原郡故城墙遗址、将军寨战国遗址、棂星门、清代曹都龙武进士墓、清代曹襄阳墓、唐东方合墓和4处县级文物古迹侯家古墓、古厌次城遗址、金傅寨商周遗址、古槐等界定保护范围,完善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同时进行产业开发,使陵县形成\"两湖风光-----城内园展-----神头古迹\"的旅游观光线。

3、开发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培育和建设一批陵县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对陵县人民创造的400余项10大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游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文化艺术开发利用,努力开发既具普及性、实用性,又具陵县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专项产品,建立适度规模的专项民间文化艺术企业集团;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民间文化艺术专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从战略高度对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进行统筹规划,延伸产业产品链;把民间艺术产品作为兴县、兴乡的重要产业,把陵县打造成\"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吸引有眼光的客商兴办民间工艺厂,带动千家万户共同致富。

4、挖掘新的文化旅游资源。在积极开发建设东方朔森林公园和颜真卿文化广场的同时,下大气力开发新的文化旅游资源,以马颊岔河为主要资源开发建设长河公园;以小王庄林场为主要资源开发林木风景区;以边临镇藕塘为资源开发荷花观赏园;以规模粮棉、水果、蔬菜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基地为资源开发游客自摘自购、摘水果、掰玉米、钓鱼、吃农家饭等项目,使游客享受收获的感觉和农村的文化底蕴。#p#分页标题#e#

三、打造文化旅游强县的措施和对策?

(一)科学定位,确立\"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思路

事实证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强盛,因为,文化是竞争的核心力量,具有资源的传承性、垄断性和长期性,是资源型经济及其他类型经济要素所不可比拟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既是摆在陵县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又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旅游可以带来人气,吸引物流,招商引资,形成无法想象的开放局面。陵县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经过科学的开发利用,就会带动以旅游为主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创新机制,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

文化旅游资源是陵县亟待开发和利用的\"金矿\",必须创新机制,统筹产业要素,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走出文化旅游资源\"纯事业型\"、\"免费\"享受局面,按照\"政府出资搞规划,企业出资搞经营\"的思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解决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各种问题,实现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

一是建立新型文化旅游开发投融资体制。政府要走出\"办文化\"的误区,实现向\"管文化\"转变。要打破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进民间资本,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文化旅游产业。

二是组建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经营实体。由于陵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以政府主导为主。整合现有公益性文化旅游资源,成立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或者陵县文化传播公司、陵县旅游开发公司等等)。

三是精心策划包装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有形经济资源,必须要高起点、大手笔、前瞻性规划,必须借力发展,以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各种有形资产的增值。必须形成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机制,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报批、土地划转等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项目申报程序进行申报,以争取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当前,要紧紧抓住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政策机遇,进行景区景点建设的项目策划,尽早进入省上的大盘子,争取优先的机遇。

(三)宣传推介,强力打造陵县文化旅游\"品牌\"

陵县有很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打造文化旅游强县,必须对这些形象生动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高度概括,并且做到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独一无二。这也就是要强力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强力推出\"人间天池\"、\"滑稽世界\"\"水上乐园\"、\"东方一条街\"等文化旅游品牌,要通过媒体、网络、户外广告、文化旅游节会、宣传品等方式全方位的宣传推介,抢占客源市场。

(四)突出重点,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形,两者相得益彰。文化旅游的两大要素是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实体,而无形的文化正是体现旅游价值的关键所在。当前,陵县文化阵地缺失严重,人才队伍行当不齐、青黄不接,公益性文化建设比较落后,文化产业显得苍白无力,文化的\"软实力\"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考虑广大游客对陵县文化产品的需求,从民间工艺品着手,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五)相互配合,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

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带动性强的特点,必须整合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的各种要素和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发展。各个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优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政府职能部门围绕文化旅游调结构,生产部门围绕文化旅游出产品,服务行业围绕文化旅游搞服务,交通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上档次,林业部门围绕文化旅游出景点,宣传部门围绕文化旅游造声势,执法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保平安。各行各业围绕文化旅游聚合力量,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县。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经济,一定要以培植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与包容协作精神,融合新的市场经济理念,精心培育本县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文化大繁荣、旅游大发展,让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陵县的新的有力的助推器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