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

时间:2013-11-29 分类:审计

  摘要:要想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标价要求的范围内。本文就各阶段如何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重大变化,城市经济飞跃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是每一个造价工程师分析的主题。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标价要求的范围内。

  一、投资决策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轻视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项目投资估算。从表面看,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招标投标阶段,而造价投入大部分又集中在施工阶段,似乎前期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后续各环节的影响不大。但事实上,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真正造成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成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控制的难点是:第一,此阶段业主往往更追求眼前项目能上马,而对后续工程建设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投资偏小;第二,项目模型还没有,方案没有完全定型,估算的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各个突破,核心在于将投资打足,确保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把投资风险转移到后续的各个阶段上。

  1、认识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业主单位尤其是管理层要清醒地认识到前期项目论证及投资决策的重要性和科学性,避免追求短视行为,只求先启动、先做大、保政绩;而为了保证项目的经济性又盲目而不切实际地削减投资,不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待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便开始了追加投资的马拉松大赛。为此,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及时调整考核指标,对于大型投资建设项目既要关注项目的上马业绩,更要注重项目投入运营后的实际经济效益。

  2、做好方案的技术论证

  在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各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留足设计的余量,尤其要处理好跨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面分工,做到投资无漏项、无重复。在无法明确具体的工程方案时,可以先按造价较高的工程方案预估,确保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建设单位普遍不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很少过问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其次,出于经营成本考虑,很多设计单位没有配备造价师,控制造价根本无从谈起。鉴于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设计方案,满足建设工程投资的收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设计优化,从安全、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方面全面权衡,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使最终设计方案既科学又经济。

  2、改革设计费计算办法。现行的计费方法,不论是按投资规模计价,还是按平方米收费,都没有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甚至工程造价越高,设计收费越高。这种计价办法助长了只重视技术性,忽视科学性、经济性的观念,导致工程设计普遍过于保守,极少进行优化,以致工程造价居高不下,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对建筑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首先,可考虑在原设计计费的基础上,对因优化设计而节约投资的,按节约部分给予提成奖励;对因设计单位原因导致工程投资增加的,扣减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这样将迫使设计单位重视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其次,审查设计单位编制的概算,对与审定概算偏差较大的,责成重新编制并扣减一定比例的设计费。再则,按设计费的一定比例预留\"保质金\",待工程竣工后再结清。以促使设计单位加强在施工中的技术指导。

  3、加强图纸审查。对图纸的技术合理性、施工可行性、造价的最经济性进行评审,在满足功能、外观等要求下审查其经济性,详细分析造价构成、主要材料用量指标以及各种构造做法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错漏的部分,责成重新设计。并将问题较多的设计单位列入黑名单,禁止在以后的工程中继续承担设计任务.

  4、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即以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总额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将投资额分配到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保证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非一味地考虑节约投资,而是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从我国国情出发,体现\"中等、适用,在适当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为保证限额设计,必须加强设计部门内部管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少投人多产出,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三、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转贴于#p#分页标题#e#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造价工程师应该全面地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文件。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抓住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审核支付申请,使每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造价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收集各种价格信息,了解价格动态,整理分析各种造价资料等。

  1、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2、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代理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

  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4、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四、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竣工结算是控制造价的最后一道关。根据我在某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经验来看,工程洽商漏洞很多,主要体现在:有的有洽商没施工;有的没有施工应核减,却没有洽商;有的还是洽商工程量远远大于实际施工工程量;诸如此类。结算时,预算人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认真核减工程量,多去现场核对。并实现工程结算复审制度,确保结算质量。综上所述,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各有特点,必须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切实的控制工程投资。

  工程造价是随工程变动而改变的过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波动,由于市场外界因素变化无穷,造价控制也变得复杂难以控制。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经济头脑,对各个方面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毛晓媚.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2]李亚.浅谈造价工程师如何参与工程合同管理[J].福建建筑,2008,(09)

  [3]刘宏兵.浅析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3)

  [4]赵铁舰.浅谈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