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工程造价职称论文范文赏析

时间:2013-11-29 分类:审计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等。本文是选自国家级期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的职称论文范文: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工程的项目管理。因为有效地对工程造价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要求下对施工的高效益有所裨益。且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应当是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即包括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设计阶段、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以及项目的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控制, 限额设计

  前言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认证,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包括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财务基础数据测算与评价。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

  1.1 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准备工作。全面搜集有关资料,包括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建筑市场动态等相关内容的原始记录及信息。要认真做好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而寻找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2 切实做好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必须根据同类建筑近期的投资情况、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设标准。立项申请应该具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行性。在争取早日立项的同时,应尽快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3 科学地开展建设项目的效益分析活动并编制工作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有依据,要尽可能细致、尽可能合理。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及不利因素,以及它们对工程造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的浮动系数,这样才能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2.1 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满足。方案优化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前期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75%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前期方案优化工作上。

  2.2 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以控制工程造价

  2.2.1 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而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2.2.2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也是限额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工程各实施阶段,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以上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3.1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

  施工工期是一种有限的时间资源,在项目管理中有特定的价值,即"工期价值"。对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是施工管理的三大主线,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成本,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当施工工期变化时,会引起工程劳动量(人工与机械)的变化。市场中的物价是波动的,材料价格会随工期的长短而不同。因此,同一工程项目,工期不同,工程成本就不同。因此,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将减少工程费用,使施工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3.2 降低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核心

  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价格和用量的控制上。

  3.2.1 价格控制

  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须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要求材料采购采用招投标及竞价的方式,采购人员应承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采购成本的降低是工程项目利润来源之一。

  3.2.2 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用量对施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督,减少材料使用中的漏洞,以节约用量。

  另外,对所供材的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的回收与保管往往被忽视。常常出现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丢失与损坏现象;对工程收尾工作中的材料清查、回收入库工作缺乏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没有做到善始善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3.3 充分发挥注册造价师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控制

  造价人员从设计伊始就应全面介入。因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或者说某种程度上希望工程造价越高越好,只要技术可行,安全可靠即可。所以,要真正控制造价,在设计中需发挥工程造价人员懂技术、精造价的优势,使之参与设计,密切配合设计人员。造价人员应充分利用功能定位,并利用同类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来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3.4 加强工程计量和控制工程付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大、中型工程项目执行按月或按阶段付款。付款时首先按照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进行计量,对于超合同范围和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不予付款。另外在办理工程付款时,要注意及时扣回各种应付款项。

  3.5 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建设合同是承发包双方进行工程建设、拨付工程价款、进行工程结算、工程索赔的依据,为此,必须把好合同的起草、审核、签订关,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索赔。

  4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造价审查和控制的目的不仅是核减工程费用金额的多少,重要的是通过审查和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投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现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审查和控制的目的不仅仅是审减工程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审查和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的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投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现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昌铁.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6):262-263.

  [2]张娟丽.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J].广东建材,2009(8):344-346.

  [3]赖汝岳.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广东科技,2006,40(22):22-2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主办,联合国全人类发展中国协会、科技部科学技术进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指导,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9313/TU;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2104,《城市建设理论研究》ISSN刊号可登录国家图书馆中心查询。

获取指导 论文模板

最新文章

关闭

悠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