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9 分类:城市管理
摘要:文章以节能和发展的理念,运用给排水设计原理,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详细探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的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看法及主要解决办法,以寻求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污水处理;与时俱进;前瞻性;节能。;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articletoenergysavingandtheprincipleofdevelopment,theuseof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principle,fromthemacroandmicroleveldiscussesindetailthecitywatersupplyanddrainageplanninganddesignof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shortage,andpointedproposedviewandmainsolution,forthefutureurban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municipalwatersupplyanddrainage;Planninganddesign;Sewagetreatment;TokeeppacewithTheTimes;Prospective;Theenergy.;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现在这个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时期,市政的的规划尤其重要,必须要与时俱进,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能环保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还要注重节能环保的要求。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市政规划满足城市的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完善我们的规划设计,提高我们的技术经验水平,最后达到城市的持续发展。
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整体规划
城市规划在给排水规划设计方面的整体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整体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把整个区域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大范围的思考,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区域,使规划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的主体。下面从整体规划上谈一下整体规划的两个方面的规划设计。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主要涉及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的问题。由于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所以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城镇给水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否则它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水量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含消防)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渔业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用水量预测,目前设计时多用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但由于近年来传统产业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非传统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会带来较大的偏差,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的大量使用,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1,在中观层面出现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是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可操作性前提下,本着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远期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的分流体制的城市排水体系。
1.城市排水要符合城市规划中对环境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要认真贯彻和执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城市环境保护原则。目前,我国部分城市规划中,大量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城市排水系统主要是对城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排除和处理,特别是注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的治理。在城市规划中,工矿企业生产废水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保护当地引用水源,尽量减少和避免\"三废\"污染水源。尤其是不要把排放有害物质的排水管道设置在水源地的上游。
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如10年~遇)24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GB50201—94)。#p#分页标题#e#
3.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的讨论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二是运营的高能耗(中途提升泵站多,能耗大);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三、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的规划
(二)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1时,雨水溢水路面的情况发生。
(三)污水系统规划
1.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四、从微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主要为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一座或几座建筑物给排水消防设计,一座污水厂设计,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它是将理想变为现实最直接的环节。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具体新课题,必须采用新办法、新材料、新产品去解决;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具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建设新理念。
五、结语
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已不仅仅是一项工程规划,更是保护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所以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开展工作和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规划工作者严抓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对给排水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完善,确保城市给排水规划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整个城市的科学、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城市给水排水规划》2011任伯帜
2.《建设科技》2011年09期
3.《防洪标准》GB50201—94